摘要:
摘要 在乙酸铜一水合物存在下,以 6-[3'-(N-吡咯)丙氧基]-2-羟基苯乙酮和二氨基乙烷为原料制备了含有 N2O2 供体原子的新型铜 (II) 配合物 Cu(II)-L。通过光谱方法,如FT-IR、UV-vis、质谱、元素分析和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表征。Cu(II)-L 的分子结构也已通过 X 射线衍射分析得到证实。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有吡咯基团的铜 (II)-席夫碱络合物在 DMF 和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因此,使用铜(II)配合物作为单体,在玻璃碳和 ITO 电极的表面上获得了聚吡咯的导电聚合物薄膜。对修饰电极进行了电化学和形态学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在异相中的电催化性能。AFM 研究表明,ITO 电极上聚吡咯 (PPy) 薄膜的形态取决于循环扫描的次数。这种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似乎比任何其他类型的醇(如甲醇、乙醇和苯甲醇)对异丙醇的电氧化更有效。还检查了二氧化碳的电还原。这种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