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rared (I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1H and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hermogravimetry (TG)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and the results agree with the proposed structures. The crystal structures data showed the formation of N,O-chelate with the pairs of phenolate O and imine N occupying the trans positions. 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elucidate the intermolecular
摘要 在此,获得了新的
钯(II) 与
水杨醛和N,N-二烷基-
对苯二胺衍生的席夫碱络合物。
配体2-((4-(N,N-
二甲氨基)
苯胺)甲亚
氨基)
苯酚(N,N-甲基-sOH-L1)和2-((4-(N,N-二乙
氨基)
苯胺)甲亚
氨基)
苯酚(N,N-etph-sOH -
L2) 和复合物 [Pd(N,N-metph-sO)2] (C1) 和 [Pd(N,N-etph-sO)2] (C2) 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红外 (IR) 和紫外-可见光谱、1H 和 13C 核磁共振 (NMR)、热重分析 (TG) 和差热分析 (DTA),结果与所提出的结构一致。晶体结构数据显示形成了 N,O-螯合物,其中
苯酚 O 和
亚胺 N 对占据了反式位置。Hirshfeld 表面分析用于阐明驱动 C1 和 C2 不同超分子组装的分子间接触。此外,还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以更好地了解电子特性。额外的 DFT 计算也致力于阐明这些
钯配合物在这些方形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