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5-dimethyl-3-isoxazolyl)-4'-formyl-2'-(ethoxymethyl)-N-(methoxymethyl)[1,1'-biphenyl]-2-sulfonamide | 1026913-6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5-dimethyl-3-isoxazolyl)-4'-formyl-2'-(ethoxymethyl)-N-(methoxymethyl)[1,1'-biphenyl]-2-sulfonamide
英文别名
N-(4,5-Dimethylisoxazol-3-yl)-2'-(ethoxymethyl)-4'-formyl-N-(methoxymethyl)-[1,1'-biphenyl]-2-sulfonamide;N-(4,5-dimethyl-1,2-oxazol-3-yl)-2-[2-(ethoxymethyl)-4-formylphenyl]-N-(methoxy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N-(4,5-dimethyl-3-isoxazolyl)-4'-formyl-2'-(ethoxymethyl)-N-(methoxymethyl)[1,1'-biphenyl]-2-sulfonamide化学式
CAS
1026913-68-7
化学式
C23H26N2O6S
mdl
——
分子量
458.535
InChiKey
YJSOCQGRDOGPL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重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2'-取代的N-3-异恶唑基联苯磺酰胺的合成,具有增强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
    摘要:
    在先前的报告中,我们证明了将AT(1)受体拮抗剂(1,厄贝沙坦)中存在的关键结构元素与联苯磺酰胺ET(A)受体拮抗剂(2)中的关键结构元素合并在一起,然后进行额外的优化,从而提供了化合物3一种双作用受体拮抗剂(DARA),可有效阻断AT(1)和ET(A)受体。本文描述的是我们致力于改善3的药代动力学以及AT(1)和ET(A)受体效能的努力。我们的努力集中于修饰3的2'侧链和检查3中的异恶唑基磺酰胺部分这项工作导致了7作为高效第二代DARA的发现。与3相比,化合物7还显示出显着改善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与单独使用DARA 3或AT(1)或ET(A)受体拮抗剂相比,DARA 7可以更大程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降低静脉注射Ang II或大ET-1引起的血压升高。在正常的高血压SHR模型中,化合物7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清楚地显示了优于厄贝沙坦(一种AT(1)受体拮抗剂)的优越性,表明在单个分子中AT(1)和ET(A)受体阻滞剂的协同作用。
    DOI:
    10.1021/jm049548x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重血管紧张素II和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2'-取代的N-3-异恶唑基联苯磺酰胺的合成,具有增强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
    摘要:
    在先前的报告中,我们证明了将AT(1)受体拮抗剂(1,厄贝沙坦)中存在的关键结构元素与联苯磺酰胺ET(A)受体拮抗剂(2)中的关键结构元素合并在一起,然后进行额外的优化,从而提供了化合物3一种双作用受体拮抗剂(DARA),可有效阻断AT(1)和ET(A)受体。本文描述的是我们致力于改善3的药代动力学以及AT(1)和ET(A)受体效能的努力。我们的努力集中于修饰3的2'侧链和检查3中的异恶唑基磺酰胺部分这项工作导致了7作为高效第二代DARA的发现。与3相比,化合物7还显示出显着改善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与单独使用DARA 3或AT(1)或ET(A)受体拮抗剂相比,DARA 7可以更大程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降低静脉注射Ang II或大ET-1引起的血压升高。在正常的高血压SHR模型中,化合物7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清楚地显示了优于厄贝沙坦(一种AT(1)受体拮抗剂)的优越性,表明在单个分子中AT(1)和ET(A)受体阻滞剂的协同作用。
    DOI:
    10.1021/jm049548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DUAL-ACTING ANGIOTENSIN AND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S<br/>[FR] ANTAGONISTES DU RÉCEPTEUR DE L'ENDOTHÉLINE ET DE L'ANGIOTENSINE À DOUBLE ACTION
    申请人:[en]ARIA PHARMACEUTICALS, INC.
    公开号:WO2023224963A1
    公开(公告)日:2023-11-23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generally to dual-acting angiotensin and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s, or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isotopically enriched analogs, stereoisomers, mixtures of stereoisomers, or prodrug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Dual Angiotensin II and Endothelin A Receptor Antagonists: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 N-3-Isoxazolyl Biphenylsulfonamides with Improved Potency and Pharmacokinetics
    作者:Natesan Murugesan、Zhengxiang Gu、Leena Fadnis、John E. Tellew、Rose Ann F. Baska、Yifan Yang、Sophie M. Beyer、Hossain Monshizadegan、Kenneth E. Dickinson、Maria T. Valentine、W. Griffith Humphreys、Shih-Jung Lan、William R. Ewing、Kenneth E. Carlson、Mark C. Kowala、Robert Zahler、John E. Macor
    DOI:10.1021/jm049548x
    日期:2005.1.1
    are our efforts directed toward improving both th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as well as the AT(1) and ET(A) receptor potency of 3. Our efforts centered on modifying the 2'-side chain of 3 and examining the isoxazolylsulfonamide moiety in 3. This effort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7 as a highly potent second-generation DARA. Compound 7 also showed substantially improve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compared
    在先前的报告中,我们证明了将AT(1)受体拮抗剂(1,厄贝沙坦)中存在的关键结构元素与联苯磺酰胺ET(A)受体拮抗剂(2)中的关键结构元素合并在一起,然后进行额外的优化,从而提供了化合物3一种双作用受体拮抗剂(DARA),可有效阻断AT(1)和ET(A)受体。本文描述的是我们致力于改善3的药代动力学以及AT(1)和ET(A)受体效能的努力。我们的努力集中于修饰3的2'侧链和检查3中的异恶唑基磺酰胺部分这项工作导致了7作为高效第二代DARA的发现。与3相比,化合物7还显示出显着改善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与单独使用DARA 3或AT(1)或ET(A)受体拮抗剂相比,DARA 7可以更大程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降低静脉注射Ang II或大ET-1引起的血压升高。在正常的高血压SHR模型中,化合物7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清楚地显示了优于厄贝沙坦(一种AT(1)受体拮抗剂)的优越性,表明在单个分子中AT(1)和ET(A)受体阻滞剂的协同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