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8-Dibrom-6-chlor-phenanthridin | 33692-7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8-Dibrom-6-chlor-phenanthridin
英文别名
3,8-dibromo-6-chloro-phenanthridine;3,8-Dibromo-6-chlorophenanthridine
3.8-Dibrom-6-chlor-phenanthridin化学式
CAS
33692-79-4
化学式
C13H6Br2ClN
mdl
——
分子量
371.458
InChiKey
LFSFTELECNLNL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8-Dibrom-6-chlor-phenanthridin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 sodium hydrid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调节分子内电荷转移和共振效应,实现高性能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超宽带隙共轭聚合物
    摘要: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由于卓越的稳定性和机械灵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APSC 的功率转换效率 (PCE) 落后,归因于有效聚合物供体 ( PD ) 有限。特别是高性能PD的报道还很少见。具有超宽带隙,这对于最大限度地收集高能光子以实现更好的光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强调了分子内电荷转移和醌型共振效应在调节供体-受体共轭材料带隙中的重要性,并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基/吡啶稠合菲啶(PD)部分的新型聚合物供体PBPD。因此,PBPD 具有高达 2.24 eV 的超宽光学带隙和 487-523 nm 的强吸收率,这恰好遵循太阳光谱的最强辐射。高能光子的放大光利用使基于PBPD:PY-IT的APSC具有15.29%的高功率转换效率,在超宽带隙P D的APSC中名列前茅,挑战了典型的PD s 带隙约为 1.80 eV。得益于PBPD独特的光响应和分子取向,含有PBPD的三元APSC获得了
    DOI:
    10.1002/adfm.20230170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调节分子内电荷转移和共振效应,实现高性能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超宽带隙共轭聚合物
    摘要: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由于卓越的稳定性和机械灵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APSC 的功率转换效率 (PCE) 落后,归因于有效聚合物供体 ( PD ) 有限。特别是高性能PD的报道还很少见。具有超宽带隙,这对于最大限度地收集高能光子以实现更好的光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强调了分子内电荷转移和醌型共振效应在调节供体-受体共轭材料带隙中的重要性,并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基/吡啶稠合菲啶(PD)部分的新型聚合物供体PBPD。因此,PBPD 具有高达 2.24 eV 的超宽光学带隙和 487-523 nm 的强吸收率,这恰好遵循太阳光谱的最强辐射。高能光子的放大光利用使基于PBPD:PY-IT的APSC具有15.29%的高功率转换效率,在超宽带隙P D的APSC中名列前茅,挑战了典型的PD s 带隙约为 1.80 eV。得益于PBPD独特的光响应和分子取向,含有PBPD的三元APSC获得了
    DOI:
    10.1002/adfm.2023017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ulating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and Resonance Effects to Realize Ultrawide Bandgap Conjugated Polymer for High‐Performance All‐Polymer Solar Cells
    作者:Shuai Zhang、Mian Cai、Chenyu Shang、Fuzhen Bi、Fan Feng、Zhengkun Du、Cheng Sun、Yonghai Li、Xichang Bao
    DOI:10.1002/adfm.202301701
    日期:2023.8
    efficient polymer donors (PDs). Particularly, there are rare reports of high-performance PDs with ultrawide bandgaps,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to maximally harvest high-energy photons for better light utilization. Herein,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and quinoid resonance effects in regulating bandgaps of donor-acceptor conjugated materials is highlighted, and a novel polymer donor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由于卓越的稳定性和机械灵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APSC 的功率转换效率 (PCE) 落后,归因于有效聚合物供体 ( PD ) 有限。特别是高性能PD的报道还很少见。具有超宽带隙,这对于最大限度地收集高能光子以实现更好的光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强调了分子内电荷转移和醌型共振效应在调节供体-受体共轭材料带隙中的重要性,并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基/吡啶稠合菲啶(PD)部分的新型聚合物供体PBPD。因此,PBPD 具有高达 2.24 eV 的超宽光学带隙和 487-523 nm 的强吸收率,这恰好遵循太阳光谱的最强辐射。高能光子的放大光利用使基于PBPD:PY-IT的APSC具有15.29%的高功率转换效率,在超宽带隙P D的APSC中名列前茅,挑战了典型的PD s 带隙约为 1.80 eV。得益于PBPD独特的光响应和分子取向,含有PBPD的三元APSC获得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