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6,7,7a-Hexahydro-inden-3a-ol | 1035812-0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6,7,7a-Hexahydro-inden-3a-ol
英文别名
1,2,3,6,7,7a-Hexahydroinden-3a-ol;1,2,3,6,7,7a-hexahydroinden-3a-ol
1,2,3,6,7,7a-Hexahydro-inden-3a-ol化学式
CAS
1035812-00-0
化学式
C9H14O
mdl
——
分子量
138.21
InChiKey
RIRTZWYFPZCBN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3,6,7,7a-Hexahydro-inden-3a-ol 在 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absorbed on neutral alumina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63%的产率得到1,2,3,6,7,7a-hexahydro-5H-inden-5-one
    参考文献:
    名称:
    Use of the Bifunctional Reagent (Z)-4-Iodo-1-(tributylstannyl)but-1-ene: A New Cyclohexenone Annulation Method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功能试剂 (Z)-4- 碘-1-(三丁基锡烷基)丁-1-烯 (6) 的环己烯酮环化新方法,并以底物 8 分别转化为环化产物 13 和 18 以及起始原料 19-23 分别转化为产物 34-38 为例进行了说明。
    DOI:
    10.1055/s-1998-170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Use of the Bifunctional Reagent (Z)-4-Iodo-1-(tributylstannyl)but-1-ene: A New Cyclohexenone Annulation Method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功能试剂 (Z)-4- 碘-1-(三丁基锡烷基)丁-1-烯 (6) 的环己烯酮环化新方法,并以底物 8 分别转化为环化产物 13 和 18 以及起始原料 19-23 分别转化为产物 34-38 为例进行了说明。
    DOI:
    10.1055/s-1998-17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e of the Bifunctional Reagent (<i>Z</i>)-4-Iodo-1-(tributylstannyl)but-1-ene: A New Cyclohexenone Annulation Method
    作者:Edward Piers、Serge L. Boulet
    DOI:10.1055/s-1998-1707
    日期:1998.5
    A new cyclohexenone ann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bifunctional reagent (Z)-4-iodo-1-(tributylstannyl)but-1-ene (6) and exemplified by conversion of the substrate 8 into the annulated products 13 and 18 and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19-23 into the products 34-38, respectively, is described.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功能试剂 (Z)-4- 碘-1-(三丁基锡烷基)丁-1-烯 (6) 的环己烯酮环化新方法,并以底物 8 分别转化为环化产物 13 和 18 以及起始原料 19-23 分别转化为产物 34-38 为例进行了说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