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甲基苯基)甘氨酸乙酯 | 69825-49-6

中文名称
N-(2-甲基苯基)甘氨酸乙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o-tolylglycinate
英文别名
N-(2-methylphenyl)glycine ethyl ester;ethyl N-(2-methylphenyl)glycinate;ethyl 2-(2-methylanilino)acetate
N-(2-甲基苯基)甘氨酸乙酯化学式
CAS
69825-49-6
化学式
C11H15NO2
mdl
MFCD00461411
分子量
193.246
InChiKey
CSKLSQYYZZRVJ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3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海关编码:
    2922499990

SDS

SDS:939d09e69a381f6f0a6728c6dcb845b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甲基苯基)甘氨酸乙酯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生成 [(2-甲基苯基)氨基]乙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光诱导脱芳构化构建桥联苯并氮杂卓
    摘要:
    开发了一种温和有效的方案,通过光催化脱芳构化将简单的芳香族底物转化为增值且结构复杂的桥联苯并氮杂卓。可通过碱促进或光诱导的分子内氢氨化的操作来提供可切换的非对映选择性。
    DOI:
    10.1002/anie.202314304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甲苯胺硫酸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N-(2-甲基苯基)甘氨酸乙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的N-[(1,3,4-Oxadiazol-2-yl)甲基]苄胺的合成,抗增殖和抗氧化活性
    摘要:
    背景:恶二唑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抗癌,抗结核,抗惊厥,抗微管蛋白,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剂等。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合成十二种取代的N-[(1,3,4-恶二唑-2-基)甲基]苯甲胺(6a-1)系列化合物,并将其用作抗增殖剂和抗氧化剂。 方法:根据报道的方法合成取代的N-[(1,3,4-恶二唑-2-基)甲基]苯胺(6a-1)类似物。根据NCI US协议,以10 µM的药物浓度对9种不同的癌细胞系(白血病,结肠癌,肾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CNS,黑素瘤,前列腺癌和卵巢癌)进行了抗增殖活性测试。 结果:2-(5-((3-氯-4-氟代苯基氨基)甲基)-1,3,4-恶二唑-2-基)苯酚(6e)在一系列标题化合物(6a- l)。化合物6e对CCRF-CEM,MCF-7,MOLT-4,T-47D和SR细胞系表现出最大敏感性,其生长抑制百分比(%GIs)分别为79.92、56
    DOI:
    10.2174/15701808166661811131100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on-Catalyzed Oxidative Tandem Reactions with TEMPO Oxoammonium Salts: Synthesis of Dihydroquinazolines and Quinolines
    作者:Renate Rohlmann、Tobias Stopka、Heinrich Richter、Olga Garcı́a Mancheño
    DOI:10.1021/jo4007199
    日期:2013.6.21
    formation or C–C bond formation upon homocondensation or reaction with simple olefins, respectively. Cyclization followed by a final oxidation generates these classes of interesting bioactive heterocycles in one synthetic transformation. Additionally, the one-pot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quinolines from anilines, aldehydes, and olefins has also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under these mild oxidative conditions
    已经开发了使用TEMPO氧盐作为温和,无毒的氧化剂,由N-烷基苯胺直接催化催化的二氢喹唑啉喹啉的发散性串联氧化反应。Fe(OTf)2是形成二氢喹唑啉的首选路易斯酸催化剂,而FeCl 3则可以更好地合成喹啉。这种发散的方法意味着,对于两种合成,N的α-C(sp 3)–H键的直接氧化功能化-烷基苯胺的出现,分别导致它们与均相缩合或与简单烯烃反应时形成C–N键或形成C–C键。环化后再进行最终氧化,可以在一个合成转化中生成这类有趣的生物活性杂环。此外,在这些温和的氧化条件下,还成功地开发了由苯胺,醛和烯烃单锅多组分合成喹啉的方法。
  • 一种3,4-二氢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申请人:郑州大学
    公开号:CN110003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4‑二氢喹唑啉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的3,4‑二氢喹唑啉生物,其结构式为其中,R1~R4分别选自氢、卤素、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苄基中的一种;R5~R7分别选自氢、卤素、烷氧基、取代烷基中的一种;R8选自羟基、酰胺基、亚磷酸酯基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取代的3,4‑二氢喹唑啉生物,该3,4‑二氢喹唑啉生物具有芳香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生产及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作T型钙通道阻滞剂、锥虫酮还原酶(TryR)抑制剂和抗癌试剂,并表现出抗肿瘤生物活性。
  • [EN] MYOGLOBIN-BASED CATALYSTS FOR CARBENE TRANSFER REACTIONS<br/>[FR] CATALYSEURS À BASE DE MYOGLOBINE POUR RÉACTIONS DE TRANSFERT DE CARBÈNE
    申请人:UNIV ROCHESTER
    公开号:WO2016086015A1
    公开(公告)日:2016-06-02
    Methods are provided for carrying out carbene transfer transformations such as olefin cyclopropanation reactions, carbene heteroatom-H insertion reactions (heteroatom = N, S, Si), 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and aldehyde olefination reaction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selectivity by using a novel class of myoglobin-based biocatalysts. These methods are useful for the synthesis of a variety of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contain one or more new carbon-carbon or carbon-heteroatom (N, S, or Si) bond. The methods can be applied for conducting these transformations in vitro (i.e., using the biocatalyst in isolated form) and in vivo (i.e., using the biocatalyst in a whole cell system).
    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进行碳烯转移反应,如烯烃环丙烷化反应,碳烯杂原子-H插入反应(杂原子= N,S,Si),σ迁移重排反应和醛烯化反应,通过使用一种新型的基于肌红蛋白的生物催化剂,可以高效和选择性地进行。这些方法对于合成含有一个或多个新碳-碳或碳-杂原子(N,S或Si)键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非常有用。这些方法可以应用于体外(即使用分离形式的生物催化剂)和体内(即在整个细胞系统中使用生物催化剂)进行这些转化。
  • 一种催化α-氨基酸衍生物进行α-位酰亚胺化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东华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862351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α‑氨基酸生物进行α‑位酰亚胺化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有机溶剂中,N‑芳基甘酸酯和酰亚胺化合物进行加热反应制得α‑位酰亚胺化α‑氨基酸酯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以及HR‑MS等方法表征并得以确认。本发明方法不需要对反应底物预先官能团化,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终端氧化剂,直接利用两个反应底物N‑芳基甘酸酯和酰亚胺化合物中的碳‑氢键进行脱氢交叉偶联,制备了一种α‑位酰亚胺化α‑氨基酸酯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合成路线简短,原子利用率高并且环境友好。整个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子经济。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制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A copper/O<sub>2</sub>-mediated direct sp<sup>3</sup> C–H/N–H cross-dehydrogen coupling reaction of acylated amines and <i>N</i>-aryl glycine esters
    作者:Bin Sun、Yao Wang、Deyu Li、Can Jin、Weike Su
    DOI:10.1039/c8ob00176f
    日期:——
    e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N-aryl glycine esters and acylated ami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proceeded effectively under an oxygen atmosphere without the use of peroxide agents. This simple protocol allow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series of new compounds in a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 via the CDC reaction of a wide range of N-aryl glycine derivatives with acylated amines, which are of great
    已经开发出N-芳基甘酸酯和酰化胺之间的盐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该反应在氧气气氛下不使用过氧化物即可有效地进行。通过简单的方案,可以通过多种N-芳基甘酸衍生物与酰化胺的CDC反应,以中等至极好的收率制备一系列新化合物,这在药物化学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进行一些对照实验后,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机制,包括形成亚胺离子中间体,然后与酰化胺偶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