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methyl 6-(dimethyl(phenyl)silyl)hex-5-enoate | 1440971-9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methyl 6-(dimethyl(phenyl)silyl)hex-5-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E)-6-[dimethyl(phenyl)silyl]hex-5-enoate
(E)-methyl 6-(dimethyl(phenyl)silyl)hex-5-enoate化学式
CAS
1440971-94-7
化学式
C15H22O2Si
mdl
——
分子量
262.424
InChiKey
BZNWUZZHSGGMGZ-UKTHLTG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methyl 6-(dimethyl(phenyl)silyl)hex-5-enoate联硼酸频那醇酯 在 C40H41N2(1+)*BF4(1-)copper(l) chloridesodium t-butanolate甲醇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5h, 以8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端炔烃的E-和β选择性NHC-Cu催化的原甲硅烷基加成反应以及生成的乙烯基硅烷的位点和对映选择性的原硼烷基加成反应:对映体富集的邻位和双键硼硅烷的合成
    摘要: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位和E选择性催化方法,用于通过末端炔烃的甲硅烷基化制备含硅烯烃。此外,所得的乙烯基硅烷被用作底物,以通过另一种催化方法产生邻位或双键的硼硅烷。此类产物源自Si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原硼酸。N-杂环卡宾(NHC)铜络合物催化所有转化。具体地说,使用一种在一个容器中容易且廉价地制备的市售咪唑啉盐,便宜的CuCl(1.0 mol%)和Me 2 PhSi–B(pin),可将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E)-β-乙烯基硅烷(79 –98%的产率)和> 98%的E和> 98%的β选择性。乙烯基硅烷以5.0 mol%的手性NHC-Cu络合物转化为硼硅烷,产率为33-94%,对映体比率高达98.5:1.5(er)。烷基取代的底物专门提供邻位的硼硅烷。芳基和杂芳基取代的烯烃优先提供双键异构体。在两类转化中,不同类别的手性NHC引起较高的对映选择性:C 1对称的单齿Cu络合物最适合于含烷基的乙烯基硅烷
    DOI:
    10.1002/chem.20120380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端炔烃的E-和β选择性NHC-Cu催化的原甲硅烷基加成反应以及生成的乙烯基硅烷的位点和对映选择性的原硼烷基加成反应:对映体富集的邻位和双键硼硅烷的合成
    摘要: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位和E选择性催化方法,用于通过末端炔烃的甲硅烷基化制备含硅烯烃。此外,所得的乙烯基硅烷被用作底物,以通过另一种催化方法产生邻位或双键的硼硅烷。此类产物源自Si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原硼酸。N-杂环卡宾(NHC)铜络合物催化所有转化。具体地说,使用一种在一个容器中容易且廉价地制备的市售咪唑啉盐,便宜的CuCl(1.0 mol%)和Me 2 PhSi–B(pin),可将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E)-β-乙烯基硅烷(79 –98%的产率)和> 98%的E和> 98%的β选择性。乙烯基硅烷以5.0 mol%的手性NHC-Cu络合物转化为硼硅烷,产率为33-94%,对映体比率高达98.5:1.5(er)。烷基取代的底物专门提供邻位的硼硅烷。芳基和杂芳基取代的烯烃优先提供双键异构体。在两类转化中,不同类别的手性NHC引起较高的对映选择性:C 1对称的单齿Cu络合物最适合于含烷基的乙烯基硅烷
    DOI:
    10.1002/chem.2012038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ceptionally<i>E</i>- and β-Selective NHC-Cu-Catalyzed Proto-Silyl Additions to Terminal Alkynes and Site- and Enantioselective Proto-Boryl Additions to the Resulting Vinylsilanes: Synthesis of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Vicinal and Geminal Borosilanes
    作者:Fanke Meng、Hwanjong Jang、Amir H. Hoveyda
    DOI:10.1002/chem.201203803
    日期:2013.2.25
    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 copper complexes. Specifically,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midazolinium salt, cheap CuCl (1.0 mol %) and Me2PhSi–B(pin), readily and inexpensively prepared in one vessel, are used to convert terminal alkynes to (E)‐β‐vinylsilanes efficiently (79–98 % yield) and in >98 % E and >98 % β‐selectivity. Vinylsilanes are converted to borosilanes with 5.0 mol % of a chiral NHC–Cu complex in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位和E选择性催化方法,用于通过末端炔烃的甲硅烷基化制备含硅烯烃。此外,所得的乙烯基硅烷被用作底物,以通过另一种催化方法产生邻位或双键的硼硅烷。此类产物源自Si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原硼酸。N-杂环卡宾(NHC)铜络合物催化所有转化。具体地说,使用一种在一个容器中容易且廉价地制备的市售咪唑啉盐,便宜的CuCl(1.0 mol%)和Me 2 PhSi–B(pin),可将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E)-β-乙烯基硅烷(79 –98%的产率)和> 98%的E和> 98%的β选择性。乙烯基硅烷以5.0 mol%的手性NHC-Cu络合物转化为硼硅烷,产率为33-94%,对映体比率高达98.5:1.5(er)。烷基取代的底物专门提供邻位的硼硅烷。芳基和杂芳基取代的烯烃优先提供双键异构体。在两类转化中,不同类别的手性NHC引起较高的对映选择性:C 1对称的单齿Cu络合物最适合于含烷基的乙烯基硅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