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S,5R,6S)-1-((4-methoxybenzyl)oxy)-5-(methoxymethoxy)-6-methylnon-8-en-3-ol | 1298015-3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S,5R,6S)-1-((4-methoxybenzyl)oxy)-5-(methoxymethoxy)-6-methylnon-8-en-3-ol
英文别名
(3S,5R,6S)-5-(methoxymethoxy)-1-[(4-methoxyphenyl)methoxy]-6-methylnon-8-en-3-ol
(3S,5R,6S)-1-((4-methoxybenzyl)oxy)-5-(methoxymethoxy)-6-methylnon-8-en-3-ol化学式
CAS
1298015-35-6
化学式
C20H32O5
mdl
——
分子量
352.471
InChiKey
PYNJOJAWJCODMB-XKGZKEI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57.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磷酸系链介导的 (−)-水杨酰卤酰胺 A 和 B 的正式全合成方法
    摘要:
    报告了细胞毒性大环内酯 (−)-水杨基卤酰胺 A 和 B 的简明正式合成。该合成策略的关键特征包括化学选择性硼氢化、高度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铜酸甲酯加成、Pd 催化的甲酸还原以及 E 选择性闭环复分解以构建 12 元大环亚基。总体而言,已经从易于制备的双环磷酸酯(4 个步骤)开发了两条路线,一条是 13 步路线,另一条是依赖于关键二醇的区域选择性酯化的更有效的 9 步顺序。
    DOI:
    10.1021/jo200337v
  • 作为产物:
    描述:
    (4S,E)-4-((4R,6S)-2-methoxy-6-(2-((4-methoxybenzyl)oxy)-ethyl)-2-oxido-1,3,2-dioxaphosphinan-4-yl)pent-2-en-1-yl acetate 在 2,6-二甲基吡啶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四丁基氟化铵甲酸铵 、 palladium diacet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3S,5R,6S)-1-((4-methoxybenzyl)oxy)-5-(methoxymethoxy)-6-methylnon-8-e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磷酸系链介导的 (−)-水杨酰卤酰胺 A 和 B 的正式全合成方法
    摘要:
    报告了细胞毒性大环内酯 (−)-水杨基卤酰胺 A 和 B 的简明正式合成。该合成策略的关键特征包括化学选择性硼氢化、高度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铜酸甲酯加成、Pd 催化的甲酸还原以及 E 选择性闭环复分解以构建 12 元大环亚基。总体而言,已经从易于制备的双环磷酸酯(4 个步骤)开发了两条路线,一条是 13 步路线,另一条是依赖于关键二醇的区域选择性酯化的更有效的 9 步顺序。
    DOI:
    10.1021/jo200337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sphate Tether-Mediated Approach to the Formal Total Synthesis of (−)-Salicylihalamides A and B
    作者:Rambabu Chegondi、Mary M. L. Tan、Paul R. Hanson
    DOI:10.1021/jo200337v
    日期:2011.5.20
    A concise formal synthesis of the cytotoxic macrolides (−)-salicylihalamides A and B is reported. Key features of the synthetic strategy include a chemoselective hydroboration, highly regio- and diastereoselective methyl cuprate addition, Pd-catalyzed formate reduction, and an E-selective ring-closing metathesis to construct the 12-membered macrocycle subunit. Overall, two routes have been developed
    报告了细胞毒性大环内酯 (−)-水杨基卤酰胺 A 和 B 的简明正式合成。该合成策略的关键特征包括化学选择性硼氢化、高度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铜酸甲酯加成、Pd 催化的甲酸还原以及 E 选择性闭环复分解以构建 12 元大环亚基。总体而言,已经从易于制备的双环磷酸酯(4 个步骤)开发了两条路线,一条是 13 步路线,另一条是依赖于关键二醇的区域选择性酯化的更有效的 9 步顺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