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hydroxy-2-methyloctanoate | 89157-4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hydroxy-2-methyloctan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3-hydroxy-2-methyloctanoate化学式
CAS
89157-41-5
化学式
C10H20O3
mdl
——
分子量
188.267
InChiKey
HZYIMDGYVOETS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1-tert-Butyl-siletan-1-yloxy)-2-methyl-octanoic acid methyl ester 在 氢氟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methyl 3-hydroxy-2-methyloc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氧基硅杂环丁烷化学:高选择性未催化羟醛加成
    摘要:
    由酯、硫羟酸酯和酰胺衍生的 O(Silacyclobuty1) 烯酮缩醛在室温下与各种醛轻松进行醛醇加成,无需催化剂。O(silacyclobuty1) 烯酮缩醛的未催化羟醛加成反应具有以下特征:(1) 反应速率高度依赖于硅上的观察者取代基和烯酮缩醛的几何形状,(2) 0,O-烯酮E 构型的缩醛提供了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93/7 到 99/1)的合成羟醛产物,(3)共轭醛比脂肪醛反应更快,(4)反应对溶​​剂温和。此外,发现醇醛反应被金属醇盐有效催化。标记实验表明,热醛醇反应通过直接分子内硅基团转移进行,而醇盐催化的反应可能通过原位生成的金属烯醇化物进行。过渡态的计算模型表明船型过渡结构是优选的,支持观察到的热醛醇反应的顺式选择性。研究了热催化和醇盐催化的迈克尔加成,揭示了 1,2- 和 1 之间的竞争,加成有利于前者。
    DOI:
    10.1021/ja00095a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emistry of Enoxysilacyclobutanes: Highly Selective Uncatalyzed Aldol Additions
    作者:Scott E. Denmark、Brian D. Griedel、Diane M. Coe、Mark E. Schnute
    DOI:10.1021/ja00095a004
    日期:1994.8
    O(Silacyclobuty1) ketene acetals derived from esters, thiol esters, and amides underwent facile aldol addition with a variety of aldehydes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out the need for catalysts. The uncatalyzed aldol addition reaction of O(silacyclobuty1) ketene acetals display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the rate of reaction wa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spectator substituent on silicon and the
    由酯、硫羟酸酯和酰胺衍生的 O(Silacyclobuty1) 烯酮缩醛在室温下与各种醛轻松进行醛醇加成,无需催化剂。O(silacyclobuty1) 烯酮缩醛的未催化羟醛加成反应具有以下特征:(1) 反应速率高度依赖于硅上的观察者取代基和烯酮缩醛的几何形状,(2) 0,O-烯酮E 构型的缩醛提供了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93/7 到 99/1)的合成羟醛产物,(3)共轭醛比脂肪醛反应更快,(4)反应对溶​​剂温和。此外,发现醇醛反应被金属醇盐有效催化。标记实验表明,热醛醇反应通过直接分子内硅基团转移进行,而醇盐催化的反应可能通过原位生成的金属烯醇化物进行。过渡态的计算模型表明船型过渡结构是优选的,支持观察到的热醛醇反应的顺式选择性。研究了热催化和醇盐催化的迈克尔加成,揭示了 1,2- 和 1 之间的竞争,加成有利于前者。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