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R)-2-oxo-3-(4-oxo-4H-quinazolin-3-yl)-2,3,4,9-tetrahydropyrido[2,3-b]indol-1-yl]-propionic acid tert-butyl ester | 1190111-9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R)-2-oxo-3-(4-oxo-4H-quinazolin-3-yl)-2,3,4,9-tetrahydropyrido[2,3-b]indol-1-yl]-propionic acid tert-butyl ester
英文别名
tert-butyl (2S)-2-[(3R)-2-oxo-3-(4-oxoquinazolin-3-yl)-4,9-dihydro-3H-pyrido[2,3-b]indol-1-yl]propanoate
(S)-2-[(R)-2-oxo-3-(4-oxo-4H-quinazolin-3-yl)-2,3,4,9-tetrahydropyrido[2,3-b]indol-1-yl]-propionic acid tert-butyl ester化学式
CAS
1190111-97-7
化学式
C26H26N4O4
mdl
——
分子量
458.517
InChiKey
RTYUAPSGQANOHM-YCRPNKL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95.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毛壳素的简单全合成
    摘要:
    三肽生物碱 (-)-毛壳素 ( 1 ) 的全合成以 9.3% 的总产率从市售的D-色氨酸甲酯开始,基于一个短而直接的(九步)序列。喹唑啉酮部分的早期引入(第一步)和羟基的晚期引入(倒数第二步)允许没有保护基团的合成策略。该过程的关键步骤是通过在吲哚环上前所未有的 NCS 介导的N-酰基环化来构建a - c三环环,得到四氢-1 H-吡啶并[2,3 - b ]吲哚11. 在倒数第二步中,四环中间体14与 oxaziridine 15的氧化仅产生四种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之一,顺式-非对映异构体16是由 oxaziridine 攻击与c - d环取代基相对的双键面而产生的。在最后一步中,化合物16的 Et 3 SiH/TFA 还原的完全立体控制(可能涉及N-酰基亚胺离子)可归因于环约束,这迫使b - c环结处于更稳定的顺式取向. (-)-毛壳菌素 (1 )对几种癌细胞系显示出可忽略不计的抑制活性。
    DOI:
    10.1002/chem.200900793
  • 作为产物:
    描述:
    N-氯代丁二酰亚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2%的产率得到(S)-2-[(R)-2-oxo-3-(4-oxo-4H-quinazolin-3-yl)-2,3,4,9-tetrahydropyrido[2,3-b]indol-1-yl]-propionic acid tert-but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喹啉的合成:分子内环化导致先进的过罗脒相关中间体
    摘要:
    生物活性天然产物过罗脒已被证明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合成目标。报道了涉及 N-氯代琥珀酰亚胺介导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吲哚 [2,3-b] 喹诺酮核心结构的替代途径。还讨论了向天然产物发展的尝试,在尝试碘醚化反应期间发生了核心结构的意外深层重排。X 射线晶体学分析提供了指定结构的重要分析确认。
    DOI:
    10.3390/molecules261960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traightforward Total Synthesis of (−)-Chaetominine
    作者:Beatrice Malgesini、Barbara Forte、Daniela Borghi、Francesca Quartieri、Cesare Gennari、Gianluca Papeo
    DOI:10.1002/chem.200900793
    日期:2009.8.10
    A total synthesis of the tripeptide alkaloid ()‐chaetominine (1) was achieved in 9.3 % overall yield starting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tryptophan methyl ester, based on a short and straightforward (nine steps) sequence. The early stage introduction (first step) of the quinazolinone moiety and the late stage introduction (penultimate step) of the hydroxy group allowed a synthetic strategy devoid
    三肽生物碱 (-)-毛壳素 ( 1 ) 的全合成以 9.3% 的总产率从市售的D-色氨酸甲酯开始,基于一个短而直接的(九步)序列。喹唑啉酮部分的早期引入(第一步)和羟基的晚期引入(倒数第二步)允许没有保护基团的合成策略。该过程的关键步骤是通过在吲哚环上前所未有的 NCS 介导的N-酰基环化来构建a - c三环环,得到四氢-1 H-吡啶并[2,3 - b ]吲哚11. 在倒数第二步中,四环中间体14与 oxaziridine 15的氧化仅产生四种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之一,顺式-非对映异构体16是由 oxaziridine 攻击与c - d环取代基相对的双键面而产生的。在最后一步中,化合物16的 Et 3 SiH/TFA 还原的完全立体控制(可能涉及N-酰基亚胺离子)可归因于环约束,这迫使b - c环结处于更稳定的顺式取向. (-)-毛壳菌素 (1 )对几种癌细胞系显示出可忽略不计的抑制活性。
  • Synthesis of Indoloquinolines: An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Leading to Advanced Perophoramidine-Relevant Intermediates
    作者:Craig A. Johnston、David B. Cordes、Tomas Lebl、Alexandra M. Z. Slawin、Nicholas J. Westwood
    DOI:10.3390/molecules26196039
    日期:——
    The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 perophoramidine has proved a challenging synthetic target.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its indolo[2,3-b]quinolone core structure involving a N-chlorosuccinimde-mediate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reaction is reported. Attempts to progress towards the natural product are also discussed with an unexpected deep-seated rearrangement of the core structure occurring during an attempted
    生物活性天然产物过罗脒已被证明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合成目标。报道了涉及 N-氯代琥珀酰亚胺介导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吲哚 [2,3-b] 喹诺酮核心结构的替代途径。还讨论了向天然产物发展的尝试,在尝试碘醚化反应期间发生了核心结构的意外深层重排。X 射线晶体学分析提供了指定结构的重要分析确认。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