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benzylidene)-6-chloropyrazine-2-carbohydrazon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benzylidene)-6-chloropyrazine-2-carbohydrazonamide
英文别名
N'-[(E)-benzylideneamino]-6-chloropyrazine-2-carboximidamide
N'-(benzylidene)-6-chloropyrazine-2-carbohydrazon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0ClN5
mdl
——
分子量
259.698
InChiKey
IDYFAQKNJPVZSR-OMCISZL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benzylidene)-6-chloropyrazine-2-carbohydrazonamide 、 copper dichloride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40.76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铜 (II) 配合物的抗癌和抗菌活性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三个新的有机配体 N'-(benzylidene)-6-chloropyrazine-2-carbohydrazonamide (L 1 )、6-chloro-N'-(4-nitrobenzylidene)picolinohydrazonamide(L 2 ) 和 N'-( benzylidene)-4-chloropicolinohydrazonamide (L 3 ) 和三种铜配位化合物 (Cu(L 1 )Cl 2 , Cu(L 2 )Cl 2和 Cu(L 3 )Cl 2) 基于它们合成。使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所有获得的化合物进行表征:元素分析 (EA)、热重分析 (TG–D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F-AAS)。这些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有助于假设三种情况下的络合以双齿方式进行。X 射线研究证实了 L 1和 L 3配体的合成途径和分子结构。
    DOI:
    10.1016/j.jinorgbio.2022.112108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铜 (II) 配合物的抗癌和抗菌活性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三个新的有机配体 N'-(benzylidene)-6-chloropyrazine-2-carbohydrazonamide (L 1 )、6-chloro-N'-(4-nitrobenzylidene)picolinohydrazonamide(L 2 ) 和 N'-( benzylidene)-4-chloropicolinohydrazonamide (L 3 ) 和三种铜配位化合物 (Cu(L 1 )Cl 2 , Cu(L 2 )Cl 2和 Cu(L 3 )Cl 2) 基于它们合成。使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所有获得的化合物进行表征:元素分析 (EA)、热重分析 (TG–D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F-AAS)。这些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有助于假设三种情况下的络合以双齿方式进行。X 射线研究证实了 L 1和 L 3配体的合成途径和分子结构。
    DOI:
    10.1016/j.jinorgbio.2022.1121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