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demethylreductaspor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demethylreductasporine
英文别名
3,13,23-Triazahexacyclo[14.7.0.02,10.04,9.011,15.017,22]tricosa-1(16),2(10),4,6,8,11(15),17,19,21-nonaene;3,13,23-triazahexacyclo[14.7.0.02,10.04,9.011,15.017,22]tricosa-1(16),2(10),4,6,8,11(15),17,19,21-nonaene
didemethylreductaspor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0H15N3
mdl
——
分子量
297.359
InChiKey
JOBYFWWXSJNYM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43.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demethylreductasporine 在 dimethyltransferase RedM-SAM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转移酶 RedM 的结构,形成双吲哚还原孢菌素的二甲基吡咯鎓
    摘要:
    Bisindoles 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由两个 l-色氨酸分子的氧化二聚化产生。在细菌 bisindole 途径中,一组核心转化之后是各种定制酶的作用,这些酶催化反应,导致不同的 bisindole 产物。在双吲哚中,还原孢菌素因其二甲基吡咯鎓结构而有所不同。其先前报道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编码两种独特的定制酶,即亚胺还原酶 RedE 和二甲基转移酶 RedM,它们被证明可以从重组 大肠杆菌中常见的双吲哚中间体产生还原孢菌素。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还原孢菌素组装中独特的定制酶,我们在体外重构了还原孢菌素 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解析了 RedM 的 1.7 Å 分辨率结构。我们的工作揭示了 RedM 采用多种具有不同开放和封闭构象的构象变化,并且定点诱变和序列分析确定了重要的活性位点残基。最后,我们的工作为了解 RedM 如何进化为与吡咯鎓支架反应并可能使新的二甲基转移酶催化剂的开发成为可能。
    DOI:
    10.1016/j.jbc.2023.105520
  • 作为产物:
    描述:
    12,13-二氢-5H-吲哚并[2,3-a]吡咯并[3,4-C]咔唑-5,7(6H)-二酮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50 %的产率得到didemethylreductaspo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转移酶 RedM 的结构,形成双吲哚还原孢菌素的二甲基吡咯鎓
    摘要:
    Bisindoles 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由两个 l-色氨酸分子的氧化二聚化产生。在细菌 bisindole 途径中,一组核心转化之后是各种定制酶的作用,这些酶催化反应,导致不同的 bisindole 产物。在双吲哚中,还原孢菌素因其二甲基吡咯鎓结构而有所不同。其先前报道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编码两种独特的定制酶,即亚胺还原酶 RedE 和二甲基转移酶 RedM,它们被证明可以从重组 大肠杆菌中常见的双吲哚中间体产生还原孢菌素。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还原孢菌素组装中独特的定制酶,我们在体外重构了还原孢菌素 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解析了 RedM 的 1.7 Å 分辨率结构。我们的工作揭示了 RedM 采用多种具有不同开放和封闭构象的构象变化,并且定点诱变和序列分析确定了重要的活性位点残基。最后,我们的工作为了解 RedM 如何进化为与吡咯鎓支架反应并可能使新的二甲基转移酶催化剂的开发成为可能。
    DOI:
    10.1016/j.jbc.2023.1055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 of methyltransferase RedM that forms the dimethylpyrrolinium of the bisindole reductasporine
    作者:Phillip Daniel-Ivad、Katherine S. Ryan
    DOI:10.1016/j.jbc.2023.105520
    日期:2024.1
    Bisindoles are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that arise from the oxidative dimerization of two molecules of l-tryptophan. In bacterial bisindole pathways, a core set of transformations is followed by the action of diverse tailoring enzymes that catalyze reactions that lead to diverse bisindole products. Among bisindoles, reductasporine is distinct due to its dimethylpyrrolinium structure. Its
    Bisindoles 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由两个 l-色氨酸分子的氧化二聚化产生。在细菌 bisindole 途径中,一组核心转化之后是各种定制酶的作用,这些酶催化反应,导致不同的 bisindole 产物。在双吲哚中,还原孢菌素因其二甲基吡咯鎓结构而有所不同。其先前报道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编码两种独特的定制酶,即亚胺还原酶 RedE 和二甲基转移酶 RedM,它们被证明可以从重组 大肠杆菌中常见的双吲哚中间体产生还原孢菌素。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还原孢菌素组装中独特的定制酶,我们在体外重构了还原孢菌素 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解析了 RedM 的 1.7 Å 分辨率结构。我们的工作揭示了 RedM 采用多种具有不同开放和封闭构象的构象变化,并且定点诱变和序列分析确定了重要的活性位点残基。最后,我们的工作为了解 RedM 如何进化为与吡咯鎓支架反应并可能使新的二甲基转移酶催化剂的开发成为可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