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1-13C)-tagatos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1-13C)-tagatose
英文别名
D-[1-13C]Tagatose;(3S,4S,5R)-2-(hydroxy(113C)methyl)oxane-2,3,4,5-tetrol
D-(1-13C)-tagatos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6H12O6
mdl
——
分子量
181.147
InChiKey
LKDRXBCSQODPBY-HMWKXFO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10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D-(1-13C)-galactose三乙胺 、 calc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氘代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08h, 生成 D-(1-13C,1-2H)-tagatose 、 D-(1-13C)-tagatose
    参考文献:
    名称:
    钙离子和单胺的结合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底物依赖性化学选择性醛糖-醛糖和醛糖-酮糖异构化。
    摘要:
    通过将各种金属离子与二胺,单胺和氨基醇结合使用,对C-2上醛糖的差向异构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醛基在碱金属或稀土金属离子(Ca(2 +),Sr(2 +),Pr(3+)或Ce(3+))和单胺的结合下在C-2上发生差向异构三乙胺。特别是,Ca(2 +)-三乙胺系统证明有效地促进了醛糖的酮糖-酮糖异构化以及C-2差向异构。使用D-(1-(13)C)葡萄糖和D-(1-(13)C)半乳糖与CaCl(2)系统在CD(3)OD中的13C NMR研究表明,C-2差向异构化是通过立体特异性进行的碳骨架的重排或1,2-碳移位和酮糖的形成部分通过分子内氢迁移或1,2-氢化物移位进行,部分通过烯二醇中间体进行。这些同时的醛糖-醛糖和醛糖-酮糖异构化显示出有趣的底物依赖性化学选择性。具有2,3-赤型构型的甘露糖型醛糖(D-甘露糖,D-lyxose和D-核糖)对C-2差向异构体和醛糖-酮糖异构化均显示出相当大的抗性,而葡萄糖型糖具有2
    DOI:
    10.1016/s0008-6215(01)0015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