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bromobenzyl)benzoic acid | 853732-5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bromobenzyl)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2-[(3-Bromophenyl)methyl]benzoic acid;2-[(3-bromophenyl)methyl]benzoic acid
2-(3-bromobenzyl)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853732-51-1
化学式
C14H11BrO2
mdl
——
分子量
291.144
InChiKey
LUMVWEVQUOLKF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bromobenzyl)benzoic acid硫酸 作用下, 反应 1.5h, 以6.6 g的产率得到3-bromo-9,10-dihydro-9-oxoanthra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吡啶配体的空间拥挤的二芳基重氮甲烷铜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产物的表征
    摘要:
    结果表明,三线态卡宾 DPy-(3)1 与吡啶化前的母体三线态卡宾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不稳定,但它仍然相当持久,室温下在溶液中的半衰期超过 30 分钟. DPy-1-N(2) 和 Cu(hfac)(2) 复合物的光产物以类似的方式表征,结果表明生成的卡宾中心与 Cu(II) 离子发生磁性相互作用,形成高-具有显着热稳定性的自旋物种。没有观察到由于分离的三重卡宾 DPy-(3)1 引起的显着信号的事实表明,在这些低温条件下,吡啶部分以几乎定量的方式与 Cu(hfac)(2) 结合。使用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SQUID) 磁/感受计对光产物进行磁性测量,以确定复合物的自旋状态。摩尔顺磁化率的温度依赖性表明存在铁磁相互作用。使用 M 与 H/T 图表示的复合物磁化强度的场相关性根据双分量布里渊函数进行分析,S = 3.18 (F = 0.66) 和 S = 0.02 (F = 0.23) 2,7-DPy-1
    DOI:
    10.1021/ja0424225
  • 作为产物:
    描述:
    1,3-二溴苯盐酸磷化氢magnesium丙酸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0.17h, 生成 2-(3-bromobenzyl)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吡啶配体的空间拥挤的二芳基重氮甲烷铜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产物的表征
    摘要:
    结果表明,三线态卡宾 DPy-(3)1 与吡啶化前的母体三线态卡宾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不稳定,但它仍然相当持久,室温下在溶液中的半衰期超过 30 分钟. DPy-1-N(2) 和 Cu(hfac)(2) 复合物的光产物以类似的方式表征,结果表明生成的卡宾中心与 Cu(II) 离子发生磁性相互作用,形成高-具有显着热稳定性的自旋物种。没有观察到由于分离的三重卡宾 DPy-(3)1 引起的显着信号的事实表明,在这些低温条件下,吡啶部分以几乎定量的方式与 Cu(hfac)(2) 结合。使用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SQUID) 磁/感受计对光产物进行磁性测量,以确定复合物的自旋状态。摩尔顺磁化率的温度依赖性表明存在铁磁相互作用。使用 M 与 H/T 图表示的复合物磁化强度的场相关性根据双分量布里渊函数进行分析,S = 3.18 (F = 0.66) 和 S = 0.02 (F = 0.23) 2,7-DPy-1
    DOI:
    10.1021/ja04242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of Copper Ion Complexes of Sterically Congested Diaryldiazomethanes Having a Pyridine Ligand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Photoproducts
    作者:Tetsuji Itoh、Masayoshi Matsuno、Eiko Kamiya、Katsuyuki Hirai、Hideo Tomioka
    DOI:10.1021/ja0424225
    日期:2005.5.1
    zomethane (2,7-DPy-1-N(2)). The triplet carbene DPy-(3)1 generated by photolysis of DPy-1-N(2) was characterized by ES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in a matrix at low temperature as well as by time-resolved UV-vis in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iplet carbene DPy-(3)1 was destabilized to some extent as opposed to the parent triplet carbene before pyridination, but it was
    结果表明,三线态卡宾 DPy-(3)1 与吡啶化前的母体三线态卡宾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不稳定,但它仍然相当持久,室温下在溶液中的半衰期超过 30 分钟. DPy-1-N(2) 和 Cu(hfac)(2) 复合物的光产物以类似的方式表征,结果表明生成的卡宾中心与 Cu(II) 离子发生磁性相互作用,形成高-具有显着热稳定性的自旋物种。没有观察到由于分离的三重卡宾 DPy-(3)1 引起的显着信号的事实表明,在这些低温条件下,吡啶部分以几乎定量的方式与 Cu(hfac)(2) 结合。使用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SQUID) 磁/感受计对光产物进行磁性测量,以确定复合物的自旋状态。摩尔顺磁化率的温度依赖性表明存在铁磁相互作用。使用 M 与 H/T 图表示的复合物磁化强度的场相关性根据双分量布里渊函数进行分析,S = 3.18 (F = 0.66) 和 S = 0.02 (F = 0.23) 2,7-DPy-1
  • Synthesis of Asymmetric Anthrac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作者:In-Su Choi、Myoung-Hoon Jeong、Seon Hee Lee、Myung Hwan Park、Yongseog Chung
    DOI:10.1002/bkcs.10640
    日期:2016.2
    Aryl‐substituted asymmetric anthracene blue host materials, 10‐naphthalene‐2‐yl‐9‐phenyl‐2‐triphenylsilylanthracene (6) and 9‐(4‐(tert‐butyl)phenyl)‐10‐(2‐methyl‐5‐(naphthalen‐1‐yl)phenyl)anthracene (7)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Asymmetric anthracene derivatives 6 and 7 possessed high thermal stabilities that are suitable as emitting layer materials for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The electroluminescence
    芳基取代的不对称蒽蓝主体材料,10-萘-2-基-9-苯基-2-三苯基甲硅烷基蒽(6)和9-(4-(叔丁基)苯基)-10-(2-甲基-5-合成并表征了(萘-1-基)苯基)蒽(7)。不对称蒽衍生物6和7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适合用作蓝色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掺杂BD-142(7 wt%)的两个器件的最大电致发光发射分别在464 nm(对于6)和472 nm(对于7)处显示。所有设备均作为蓝色主体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在7在亮度方面的基于设备特别显示高器件性能(大号 最大 = 37 090烛光/米2),发光电流密度(7.26坎德拉/ A),和比的外部量子效率(5.80%)6基于设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