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10,20,24-Tetrahydroxynonacosane-8,12,18,22-tetr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10,20,24-Tetrahydroxynonacosane-8,12,18,22-tetrone
英文别名
6,10,20,24-tetrahydroxynonacosane-8,12,18,22-tetrone
6,10,20,24-Tetrahydroxynonacosane-8,12,18,22-tetr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9H52O8
mdl
——
分子量
528.727
InChiKey
GQNIIMQLTYARL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37
  • 可旋转键数:
    2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14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5-hydroxy-3-oxodecanoatechromium(VI) oxide盐酸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氟化硼乙醚对甲苯磺酸magnesium 、 mercury dichloride 、 mercury(II) oxide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吡啶乙醇正己烷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85.67h, 生成 6,10,20,24-Tetrahydroxynonacosane-8,12,18,22-tetr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玉米叶霉产生的宿主特异性玉米病毒素 pm-毒素模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摘要:
    摘要 为了建立构效关系,以立体异构混合物的形式合成了 12 种 PM-毒素 A 的模拟物,PM-毒素 A 是由玉米叶霉产生的宿主特异性玉米致病毒素的一种成分。所有合成的模拟物都有四个 β-酮醇基团,由不同长度的亚甲基链或 1,3-二烯链隔开。具有较短亚甲基侧间隔或二烯侧间隔的模拟物的毒性比天然毒素低 30 至 300 倍,但其余化合物的毒性与天然毒素相同或更高。这些结果可以通过假设 β-酮醇基团的分子内结合可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笼状结构来解释,这些结构具有活性和活性较低的构象。
    DOI:
    10.1016/s0031-9422(00)84766-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