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methylallylguaiacol | 16273-1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methylallylguaiacol
英文别名
5-Methyl-guajacol-allylaether;1-Methoxy-4-methyl-2-prop-2-enoxybenzene
5-methylallylguaiacol化学式
CAS
16273-12-4
化学式
C11H14O2
mdl
——
分子量
178.231
InChiKey
VFAHLXZVAOSIG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methylallylguaiacol氯化二乙基铝 盐酸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5-methylisoeug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小鼠对丁香酚和异丁香酚的皮肤致敏作用:可能的代谢途径涉及邻醌和甲基醌中间体。
    摘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丁子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和异丁子香酚(4-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的作用方式,我们合成了两个在小鼠中测试的修饰化合物局部淋巴结测定法可了解其皮肤致敏性。用异丙氧基取代甲氧基导致丁香酚衍生物6a完全失去敏化性,而异丁香酚衍生物6b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作用。在丁香酚系列中,当甲基存在于3、5或6位时,敏化潜能显着降低,而在异丁香酚系列中,只有3和5位的甲基取代具有明显的作用。 。在丁子香酚的芳环上引入三个甲基(3,5,在异丁香酚(4- [3',3',3'-三甲基丙烯基] -2-)的烷基链的γ-位具有6-三甲基-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7)和叔丁基取代基甲氧基苯酚,8)导致敏化能力大大降低。我们的发现表明,至少在小鼠中,丁子香酚可以通过去甲基化途径致敏,然后氧化为邻醌,即使我们不能通过其互变异构体对醌甲基化物排除反应,也可以直接充当半抗原。另一方面,异丁香酚可以通过不
    DOI:
    10.1021/tx960087v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氧基-5-甲基苯酚3-溴丙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9%的产率得到5-methylallylguaiacol
    参考文献:
    名称:
    小鼠对丁香酚和异丁香酚的皮肤致敏作用:可能的代谢途径涉及邻醌和甲基醌中间体。
    摘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丁子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和异丁子香酚(4-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的作用方式,我们合成了两个在小鼠中测试的修饰化合物局部淋巴结测定法可了解其皮肤致敏性。用异丙氧基取代甲氧基导致丁香酚衍生物6a完全失去敏化性,而异丁香酚衍生物6b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作用。在丁香酚系列中,当甲基存在于3、5或6位时,敏化潜能显着降低,而在异丁香酚系列中,只有3和5位的甲基取代具有明显的作用。 。在丁子香酚的芳环上引入三个甲基(3,5,在异丁香酚(4- [3',3',3'-三甲基丙烯基] -2-)的烷基链的γ-位具有6-三甲基-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7)和叔丁基取代基甲氧基苯酚,8)导致敏化能力大大降低。我们的发现表明,至少在小鼠中,丁子香酚可以通过去甲基化途径致敏,然后氧化为邻醌,即使我们不能通过其互变异构体对醌甲基化物排除反应,也可以直接充当半抗原。另一方面,异丁香酚可以通过不
    DOI:
    10.1021/tx960087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kin Sensitization to Eugenol and Isoeugenol in Mice:  Possible Metabolic Pathways Involving <i>ortho</i>-Quinone and Quinone Methide Intermediates
    作者:Franck Bertrand、David A. Basketter、David W. Roberts、Jean-Pierre Lepoittevin
    DOI:10.1021/tx960087v
    日期:1997.3.1
    oxidation to the o-quinone which could act directly as a hapten even if we cannot exclude a reaction via its tautomeric p-quinone methide. Isoeugenol, on the other hand, could act via a mechanism not involving demethylation and for which the evidence is consistent with a direct oxidation to the p-quinone methide.
    为了进一步了解丁子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和异丁子香酚(4-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的作用方式,我们合成了两个在小鼠中测试的修饰化合物局部淋巴结测定法可了解其皮肤致敏性。用异丙氧基取代甲氧基导致丁香酚衍生物6a完全失去敏化性,而异丁香酚衍生物6b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作用。在丁香酚系列中,当甲基存在于3、5或6位时,敏化潜能显着降低,而在异丁香酚系列中,只有3和5位的甲基取代具有明显的作用。 。在丁子香酚的芳环上引入三个甲基(3,5,在异丁香酚(4- [3',3',3'-三甲基丙烯基] -2-)的烷基链的γ-位具有6-三甲基-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7)和叔丁基取代基甲氧基苯酚,8)导致敏化能力大大降低。我们的发现表明,至少在小鼠中,丁子香酚可以通过去甲基化途径致敏,然后氧化为邻醌,即使我们不能通过其互变异构体对醌甲基化物排除反应,也可以直接充当半抗原。另一方面,异丁香酚可以通过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