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oxy-4-(3-methylbut-1-en-1-yl)benzene | 156665-0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oxy-4-(3-methylbut-1-en-1-yl)benzene
英文别名
1-Methoxy-4-(3-methyl-1-buten-1-yl)benzene;1-methoxy-4-(3-methylbut-1-enyl)benzene
1-methoxy-4-(3-methylbut-1-en-1-yl)benzene化学式
CAS
156665-04-2
化学式
C12H16O
mdl
——
分子量
176.258
InChiKey
FWZMAJUTNQOIE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40-247 °C
  • 密度:
    0.93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oxy-4-(3-methylbut-1-en-1-yl)benzene双(乙腈)氯化钯(II)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5%的产率得到(E)-1-methoxy-4-(3-methylbut-1-en-1-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镍催化吡啶与苯乙烯通过分子间加氢芳基化的对-C-H 烷基化
    摘要:
    吡啶基 C-H 键的直接不对称功能化是有机化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我们在此描述了第一个对映选择性对位通过使用 Ni-Al 双金属催化剂体系和 N-杂环卡宾 (NHC) 配体对苯乙烯进行分子间加氢芳基化的 -C-H 活化吡啶。该反应以高至优异的对映选择性(高达 98.5:1.5 er)和对苯乙烯和吡啶组分的高位点选择性(高达 >98:2)进行。因此,可以在一个步骤中以 100% 的原子经济性制备多种含有吡啶部分的对映体富集的 1,1-二芳基烷烃。计算研究支持涉及配体到配体 H 转移 (LLHT) 和还原消除序列的机制,其中 LLHT 是决定速率和对映选择性的步骤。DFT 研究表明,NHC 芳基片段和反式苯乙烯之间的 π-π 堆积相互作用对于高反应性和对映控制至关重要。
    DOI:
    10.1021/jacs.2c04043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丁基三苯基溴化膦4-甲氧基苯甲醛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90%的产率得到1-methoxy-4-(3-methylbut-1-en-1-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分子间 C(sp3)–H 胺化:三级 C–H 键与活化的苄基 C–H 键的选择性官能化
    摘要:
    据报道,未活化的叔 C(sp 3 )–H 键(BDE 为 96 kcal·mol –1)的催化分子间胺化作用用于显示活性苄基位点(BDE 为 85 kcal·mol –1)的底物。叔 C(sp 3 )-H 键被选择性地官能化以高产率提供 α,α,α-三取代酰胺。这种不寻常的位点选择性是由 Rh 2 ( S -tfpttl) 4与叔丁基苯酚氨基磺酸盐 (TBPhsNH 2),这导致在温和的氧化条件下区分铑结合的氮烯物种。该催化系统非常稳定,反应以 50 mmol 规模进行,仅使用 0.01 mol % 的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去除 TBPhs 基团,得到相应的不含NH 的胺。
    DOI:
    10.1021/jacs.1c038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dical Cation Cyclopropanations via Chromium Photooxidative Catalysis
    作者:Francisco J. Sarabia、Eric M. Ferreira
    DOI:10.1021/acs.orglett.7b01095
    日期:2017.6.2
    The chromium photocatalyzed cyclopropanation of diazo reagents with electron-rich alkenes is described. The transformation occurs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specific distinctions from traditional diazo-based cyclopropanations (e.g., avoiding β-hydride elimination, chemoselectivity considerations, etc.). The reaction appears to work most effectively using chromium catalysis, and a number of
    描述了重氮试剂与富电子烯烃的铬光催化环丙烷化反应。该转化发生在温和的条件下,并具有与传统重氮基环丙烷化的特定区别(例如,避免β-氢化物消除、化学选择性考虑等)。该反应似乎在铬催化下最有效地进行,并且可以以通常良好的产率获得许多修饰的环丙烷。
  • Benign catalysis with iron: facile assembly of cyclobutanes and cyclohexenes <i>via</i> intermolecular radical cation cycloadditions
    作者:Yushuang Yu、Yu Fu、Fangrui Zhong
    DOI:10.1039/c8gc00299a
    日期:——
    We describe novel and facile iron-catalyzed crossed intermolecular radical cation cycloadditions of styrenes. This catalysis features high efficiency, atom economy, stereospecificity, scalability and ver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Thus, these reactions represent a benign and sustainable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valuable functionalized cyclobutanes and cyclohexenes.
    我们描述了苯乙烯的新型和易铁催化的交叉分子间自由基阳离子环加成反应。这种催化具有高效,原子经济,立体特异性,可扩展性和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的特点。因此,这些反应代表了合成有价值的官能化环丁烷和环己烯的良性且可持续的策略。
  • Catalytic Intermolecular C(sp<sup>3</sup>)–H Amination: Selective Functionalization of Tertiary C–H Bonds vs Activated Benzylic C–H Bonds
    作者:Erwan Brunard、Vincent Boquet、Elsa Van Elslande、Tanguy Saget、Philippe Dauban
    DOI:10.1021/jacs.1c03872
    日期:2021.5.5
    A catalytic intermolecular amination of nonactivated tertiary C(sp3)–H bonds (BDE of 96 kcal·mol–1) is reported for substrates displaying an activated benzylic site (BDE of 85 kcal·mol–1). The tertiary C(sp3)–H bond is selectively functionalized to afford α,α,α-trisubstituted amides in high yields. This unusual site-selectivity results from the synergistic combination of Rh2(S-tfpttl)4, a rhodium(II)
    据报道,未活化的叔 C(sp 3 )–H 键(BDE 为 96 kcal·mol –1)的催化分子间胺化作用用于显示活性苄基位点(BDE 为 85 kcal·mol –1)的底物。叔 C(sp 3 )-H 键被选择性地官能化以高产率提供 α,α,α-三取代酰胺。这种不寻常的位点选择性是由 Rh 2 ( S -tfpttl) 4与叔丁基苯酚氨基磺酸盐 (TBPhsNH 2),这导致在温和的氧化条件下区分铑结合的氮烯物种。该催化系统非常稳定,反应以 50 mmol 规模进行,仅使用 0.01 mol % 的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去除 TBPhs 基团,得到相应的不含NH 的胺。
  • Enantio- and Regioselective Ni-Catalyzed <i>para</i>-C–H Alkylation of Pyridines with Styrenes via Intermolecular Hydroarylation
    作者:Jun-Bao Ma、Xia Zhao、Dongju Zhang、Shi-Liang Shi
    DOI:10.1021/jacs.2c04043
    日期:2022.8.3
    pyridines through the use of a Ni–Al bimetallic catalyst system and 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 ligand for intermolecular hydroarylation of styrenes. The reaction procceds in high to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ies (up to 98.5:1.5 er) and high site-selectivities for both styrene and pyridine components (up to >98:2). Consequently, a broad range of enantioenriched 1,1-diarylalkanes containing pyridine
    吡啶基 C-H 键的直接不对称功能化是有机化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我们在此描述了第一个对映选择性对位通过使用 Ni-Al 双金属催化剂体系和 N-杂环卡宾 (NHC) 配体对苯乙烯进行分子间加氢芳基化的 -C-H 活化吡啶。该反应以高至优异的对映选择性(高达 98.5:1.5 er)和对苯乙烯和吡啶组分的高位点选择性(高达 >98:2)进行。因此,可以在一个步骤中以 100% 的原子经济性制备多种含有吡啶部分的对映体富集的 1,1-二芳基烷烃。计算研究支持涉及配体到配体 H 转移 (LLHT) 和还原消除序列的机制,其中 LLHT 是决定速率和对映选择性的步骤。DFT 研究表明,NHC 芳基片段和反式苯乙烯之间的 π-π 堆积相互作用对于高反应性和对映控制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