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latinum [2,6-di(1-isoquinolyl-κN)-phenyl-κC]chloride | 1258647-2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latinum [2,6-di(1-isoquinolyl-κN)-phenyl-κC]chloride
英文别名
chloroplatinum(1+);1-(3-isoquinolin-1-ylbenzene-2-id-1-yl)isoquinoline
platinum [2,6-di(1-isoquinolyl-κN)-phenyl-κC]chloride化学式
CAS
1258647-28-7
化学式
C24H15ClN2Pt
mdl
——
分子量
561.929
InChiKey
QQZMYWRNQGZREN-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6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latinum [2,6-di(1-isoquinolyl-κN)-phenyl-κC]chloride苯酚 在 KOH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生成 platinum [2,6-di(1-isoquinolyl-κN)-phenyl-κC]phen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简便合成和磷光的Pt的表征(N ∧ Ç ∧ N)X配合物的
    摘要:
    为了研究的Pt(N的基态和激发态性质∧ Ç ∧ N)X,我们已经制备了一系列Pt配合物,其中N的∧ Ç ∧ Ñ芳香螯合物的衍生物米-二(2-吡啶基)苯(dpb)和X是单阴离子和单齿辅助配体,包括卤化物和酚盐。铂的简便合成米-二(2-吡啶基)苯磺酰氯和其衍生物,使用受控微波加热报道。该方法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提高了大多数Pt配合物的反应产率。两个铂(N ∧ Ç ∧N)X配合物已通过X射线晶体学进行了结构表征。官能团的变化不影响芯的Pt(N的结构∧ Ç ∧ N)氯片段。两种分子都堆积成从头到尾的二聚体,二聚体的每个分子都通过一个反转中心相互关联。所有Pt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表明,氧化过程发生在金属-苯基片段上,还原过程与电子接受基团(如吡啶基及其衍生物)有关。铂(N的最大发射波长∧ Ç ∧N)X络合物的范围在471至610 nm之间,与可见光的光谱交叉。大多数Pt配合物在室温下具有强发光性(Φ=
    DOI:
    10.1021/ic100740e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非对称 NCN 配位体的铂 (II) 配合物:单分子和准分子发光特性以及与对称类似物的比较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七种新型铂(II)配合物PtL n Cl,其中L n是NCN配位配体,包含被两个不同氮杂环1,3-二取代的苯环。在PtL 1–5 Cl中,一个杂环是简单的吡啶环,而另一个杂环是异喹啉、喹啉、嘧啶(L 1、L 2、L 3 )、或p -CF 3 -或p -OMe-取代的吡啶(L 4和L 5)。PtL 6 Cl包含对-CF 3和对-OMe-取代的吡啶。使用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方法合成必需的配体 HL n 。六种 Pt(II) 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已通过 X 射线衍射确定。所有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脱氧溶液中均发出明亮的发光。吸收和发射性质与相应的具有两个相同杂环的对称配合物 PtL n sym Cl 和含有两个未取代的吡啶 [dpybH = 1,3-di(2-pyridyl)] 的母体 Pt(dpyb)Cl 的吸收和发射性质进行了比较苯]。虽然非对称配合物的吸收光谱显示出 PtL n sym
    DOI:
    10.1021/acs.inorgchem.3c014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igidly linked dinuclear platinum(<scp>ii</scp>) complexes showing intense, excimer-like,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作者:Piotr Pander、Melissa T. Walden、Rebecca J. Salthouse、Amit Sil、Dmitry S. Yufit、Fernando B. Dias、J. A. Gareth Williams
    DOI:10.1039/d3tc03432a
    日期:——
    Many luminescent platinum(II) complexes undergo face-to-face interactions between neighbouring molecules, leading to bimolecular excited states that may emit at lower energy (dimers and/or excimers). Detailed photophysical studies are reported on dinuclear complexes, in which two NCN-coordinated Pt(II) units are covalently linked by a xanthene such that intramolecular formation of such dimeric or excimeric
    许多发光铂 ( II ) 配合物在相邻分子之间发生面对面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可以以较低能量发射的双分子激发态(二聚体和/或准分子)。对双核配合物进行了详细的光物理研究,其中两个 NCN 配位的 Pt( II ) 单元通过呫吨共价连接,从而可以在分子内形成此类二聚或准聚状态。这些配合物在低浓度下表现出强烈的类准分子光致发光,而它们的单金属类似物却没有。然而,Pt(NCN) 单元通过三齿配体直接连接到呫吨的复合物(表示为 a 类)与本文报道的一类新化合物(b 类)之间出现了显着差异,其中通过单齿配体连接乙炔配体。前者需要大量的几何重排,以将 Pt(NCN) 单元的金属中心移动到足够短的距离,以形成类准分子态。后者只需要很小的变形。因此,a 类化合物在固体薄膜中表现出可忽略不计的类准分子发射,因为刚性环境阻碍了必要的几何重排。相比之下,b 类配合物即使在非常低的负载量下,也能在薄膜中表现出强烈的
  • Faci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escent Pt(N<sup>∧</sup>C<sup>∧</sup>N)X Complexes
    作者:Zixing Wang、Eric Turner、Vanessa Mahoney、Sijesh Madakuni、Thomas Groy、Jian Li
    DOI:10.1021/ic100740e
    日期:2010.12.20
    crossing the spectrum of visible light. Most of the Pt complexes are strongly luminescent (Φ = 0.32−0.63) and have short luminescence lifetimes (τ = 4−7 μ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lowest excited state of the Pt(N∧C∧N)X complexes is identified as a dominant ligand-centered 3π−π* state with some 1MLCT/3MLCT character, which appears to have a larger 1MLCT component than their bidentate and tridentate analogs
    为了研究的Pt(N的基态和激发态性质∧ Ç ∧ N)X,我们已经制备了一系列Pt配合物,其中N的∧ Ç ∧ Ñ芳香螯合物的衍生物米-二(2-吡啶基)苯(dpb)和X是单阴离子和单齿辅助配体,包括卤化物和酚盐。铂的简便合成米-二(2-吡啶基)苯磺酰氯和其衍生物,使用受控微波加热报道。该方法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提高了大多数Pt配合物的反应产率。两个铂(N ∧ Ç ∧N)X配合物已通过X射线晶体学进行了结构表征。官能团的变化不影响芯的Pt(N的结构∧ Ç ∧ N)氯片段。两种分子都堆积成从头到尾的二聚体,二聚体的每个分子都通过一个反转中心相互关联。所有Pt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表明,氧化过程发生在金属-苯基片段上,还原过程与电子接受基团(如吡啶基及其衍生物)有关。铂(N的最大发射波长∧ Ç ∧N)X络合物的范围在471至610 nm之间,与可见光的光谱交叉。大多数Pt配合物在室温下具有强发光性(Φ=
  • Platinum(II) Complexes of Nonsymmetrical <i>NCN</i>-Coordinating Ligands: Unimolecular and Excimeric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nd Comparison with Symmetrical Analogues
    作者:Rebecca J. Salthouse、Amit Sil、Louise F. Gildea、Dmitry S. Yufit、J. A. Gareth Williams
    DOI:10.1021/acs.inorgchem.3c01439
    日期:2023.8.7
    pyridine. The synthesis of the requisite proligands HLn is achieved using Pd-catalyzed cross-coupling methodology.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six of the Pt(II) complex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ll the complexes are brightly luminescent in deoxygenated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properti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symmetrical complexes
    制备了一系列七种新型铂(II)配合物PtL n Cl,其中L n是NCN配位配体,包含被两个不同氮杂环1,3-二取代的苯环。在PtL 1–5 Cl中,一个杂环是简单的吡啶环,而另一个杂环是异喹啉、喹啉、嘧啶(L 1、L 2、L 3 )、或p -CF 3 -或p -OMe-取代的吡啶(L 4和L 5)。PtL 6 Cl包含对-CF 3和对-OMe-取代的吡啶。使用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方法合成必需的配体 HL n 。六种 Pt(II) 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已通过 X 射线衍射确定。所有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脱氧溶液中均发出明亮的发光。吸收和发射性质与相应的具有两个相同杂环的对称配合物 PtL n sym Cl 和含有两个未取代的吡啶 [dpybH = 1,3-di(2-pyridyl)] 的母体 Pt(dpyb)Cl 的吸收和发射性质进行了比较苯]。虽然非对称配合物的吸收光谱显示出 PtL n sym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