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 K Ca 3.1 通道表达细胞的体外可视化,设计和开发了新型小分子成像探针。选择对 K Ca 3.1 通道具有高亲和力和优异选择性的 Senicapoc 作为靶向成分。合成了不同的 BODIPY
染料 ( 15 - 20 ),并通过 Cu 催化的
叠氮炔 [3+2] 环加成与 senicapoc 的
炔丙基醚衍
生物 8 连接,产生靶向 K Ca 3.1 通道的荧光标记
配体 21 - 26。新型基于二甲基
吡咯的成像探针 25 和 26 允许按照简单、快速和高效的方案对 NSCLC 细胞中的 K Ca 3.1 离子通道进行染色。通过与senicapoc预孵育去除点状染色图案来显示特异性。用荧光探针25和免疫染色检测到的K Ca 3.1 通道的密度是相同的。标记通道的点状结构也可以在活细胞中观察到。分子模型研究表明,senicapoc 靶向成分与离子通道内的结合位点结合,并且连接体与
染料沿离子通道的内表面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