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ethyl 1-(1-(2-bromophenyl)eth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 | 112366-4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ethyl 1-(1-(2-bromophenyl)eth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3-[(1R)-1-(2-bromophenyl)ethyl]imidazole-4-carboxylate
(R)-ethyl 1-(1-(2-bromophenyl)eth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12366-49-1
化学式
C14H15BrN2O2
mdl
——
分子量
323.189
InChiKey
ZFBQHIHBKOMIEX-SNVBAGL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4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ethyl 1-(1-(2-bromophenyl)eth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3%的产率得到ethyl 5-methylimidazo[2,1-a]isoindol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Mitsunobu烷基化并随后钯催化的环化反应,合成具有确定的立体中心α的熔融的咪唑,吡咯和吲哚。
    摘要:
    含氮稠合杂环包含许多显示出令人感兴趣的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涉及咪唑,吡咯和吲哚的Mitsunobu烷基化,然后进行钯催化的环化反应,从而提供了向氮原子定义立体化学α的稠合杂环。咪唑乙基或吲哚羧酸酯是用光学纯的仲苄醇进行光延烷基化的良好底物,而相应的吡咯则是较差的底物,大概是由于NH的p K a增加。吡咯上存在合成通用的三氯乙酰基官能团可显着降低p K a从而促进了Mitsunobu烷基化。在存在或不存在配体的情况下,由钯介导的烷基化产物的随后环化以良好或优异的产率得到稠合的杂环。
    DOI:
    10.1021/jo201237h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3-[(1R)-1-(2-bromophenyl)ethyl]-2-sulfanylidene-1H-imidazole-4-carboxylate 生成 (R)-ethyl 1-(1-(2-bromophenyl)ethyl)-1H-imidazole-5-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JANSSEN C. G. M.; THIJSSEN J. B. A.; VERLUYTEN W. L. M.; HEYKANTS J. J. P+, J. LABELL. COMPOUNDS AND RADIOPHARM., 24,(1987) N 8, 909-91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