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12-Dihydroxy-hexadecansaeure-methylester | 53781-4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12-Dihydroxy-hexadecansaeure-methylester
英文别名
Operculinolsaeure-methylester;3,12-Dihydroxypalmitinsaeuremethylester;3,12-dihydroxy-hex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Methyl 3,12-dihydroxyhexadecanoate;methyl 3,12-dihydroxyhexadecanoate
3,12-Dihydroxy-hexadecansaeure-methylester化学式
CAS
53781-47-8
化学式
C17H34O4
mdl
——
分子量
302.455
InChiKey
QCKVORHYNSSDN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12-Dihydroxy-hexadecansaeure-methylesterchromium(VI) oxide溶剂黄146 作用下, 生成 3,12-Dioxohexadecansaeuremethyl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鼠李糖旋花酸的结构。一、鼠李糖旋花酸C的分离及其苷元的结构证明合成
    摘要:
    所谓鼠李糖旋花酸是至少四种糖苷酸的混合物。其中两个被分离出来并命名为鼠李糖旋花酸 A 和 C。后两者的苷元是 3,12-二羟基-十六烷酸 (VI)。其结构证明合成(如甲酯)描述为:由癸二酸单甲酯氯化物和二丁基镉得到10-氧代-十四烷酰氯(III),与乙酰乙酸镁缩合,产物与甲醇钾得到3,12-二氧代-十六烷酸甲酯(V)与还原的硼氢化钠(V)反应。发现从天然鼠李糖旋花酸 C 获得的合成二酮酯 V 是相同的。
    DOI:
    10.1002/ardp.19743070808
  • 作为产物:
    描述:
    3,12-Dioxohexadecansaeuremethylester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 为溶剂, 生成 3,12-Dihydroxy-hexadecansaeure-methyl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鼠李糖旋花酸的结构。一、鼠李糖旋花酸C的分离及其苷元的结构证明合成
    摘要:
    所谓鼠李糖旋花酸是至少四种糖苷酸的混合物。其中两个被分离出来并命名为鼠李糖旋花酸 A 和 C。后两者的苷元是 3,12-二羟基-十六烷酸 (VI)。其结构证明合成(如甲酯)描述为:由癸二酸单甲酯氯化物和二丁基镉得到10-氧代-十四烷酰氯(III),与乙酰乙酸镁缩合,产物与甲醇钾得到3,12-二氧代-十六烷酸甲酯(V)与还原的硼氢化钠(V)反应。发现从天然鼠李糖旋花酸 C 获得的合成二酮酯 V 是相同的。
    DOI:
    10.1002/ardp.197430708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otocek; Prelog,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vol. 1, p. 58
    作者:Votocek、Prelog
    DOI:——
    日期:——
  • Zur Struktur der Rhamnoconvolvulinsäure. I. Isolierung der Rhamnoconvolvulinsäure C und strukturbeweisende Synthese ihres Aglykons
    作者:E. Graf、H. Bühle
    DOI:10.1002/ardp.19743070808
    日期:——
    mindestens vier Glykosidsäuren. Zwei von diesen werden isoliert und als Rhamnoconvolvulinsäure A und C bezeichnet. Das Aglykon der beiden letzteren ist 3,12‐Dihydroxy‐hexadecansäure (VI). Ihre strukturbeweisende Synthese (als Methylester) wird beschrieben: 10‐Oxo‐tetradecansäurechlorid (III) wird aus Sebacinsäuremonomethylesterchlorid und Dibutylcadmium gewonnen, mit Magnesiumacetessigester kondensiert
    所谓鼠李糖旋花酸是至少四种糖苷酸的混合物。其中两个被分离出来并命名为鼠李糖旋花酸 A 和 C。后两者的苷元是 3,12-二羟基-十六烷酸 (VI)。其结构证明合成(如甲酯)描述为:由癸二酸单甲酯氯化物和二丁基镉得到10-氧代-十四烷酰氯(III),与乙酰乙酸镁缩合,产物与甲醇钾得到3,12-二氧代-十六烷酸甲酯(V)与还原的硼氢化钠(V)反应。发现从天然鼠李糖旋花酸 C 获得的合成二酮酯 V 是相同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