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S,8R)-8-allyloxy-2-trimethylsilyl-7-oxa-[3.3.0]-bicyclooct-1-ene-3-one | 808752-5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S,8R)-8-allyloxy-2-trimethylsilyl-7-oxa-[3.3.0]-bicyclooct-1-ene-3-one
英文别名
(3R,6aS)-3-prop-2-enoxy-4-trimethylsilyl-1,3,6,6a-tetrahydrocyclopenta[c]furan-5-one
(5S,8R)-8-allyloxy-2-trimethylsilyl-7-oxa-[3.3.0]-bicyclooct-1-ene-3-one化学式
CAS
808752-59-2
化学式
C13H20O3Si
mdl
——
分子量
252.386
InChiKey
NECPBUCRFOKWSL-NOZJJQN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S,8R)-8-allyloxy-2-trimethylsilyl-7-oxa-[3.3.0]-bicyclooct-1-ene-3-one4-二甲氨基吡啶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cerium(III) chloride 、 potassium tert-butylate 、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5.17h, 生成 (-)-(3'R,5'S,8'R)-1-(8'-allyloxy-7'-oxa-[3.3.0]-bicyclooct-1'-ene-3'-yl)-1H-pyrimidine-2,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过渡金属介导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碳环核苷类似物的合成。
    摘要:
    开发了新的(单保护的)碳环核苷类似物(CNA),其核碱基连接到3-羟甲基-4-三烷基甲硅烷基氧甲基环戊-2-烯-1-基骨架上的面向多样性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作为关键中间体,由1,1-二烯丙氧基-3制备了外消旋(5SR,8RS)-8-烯丙氧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7-氧杂双环[3.3.0]-辛-1-烯-3-酮-三甲基甲硅烷基-2-丙炔在钴介导的Pauson-Khand反应中的作用。对映体纯的材料是通过有效的动力学拆分(在-78摄氏度下,选择性因子s> / = 40),通过邻苯二甲硼烷催化的儿茶酚硼烷催化的硼烷还原(CBS还原)获得的。解析产物的绝对构型由CD光谱,Mosher酯分析和化学相关性确定。随后的步骤包括非对映选择性酮还原以及通过Pd(0)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对核碱基的完全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的引入。通过制备具有所有五个天然核碱基以及5-溴尿嘧啶,5-氟尿嘧啶和6-氯嘌呤的对映体系列中的CN
    DOI:
    10.1002/chem.20040007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1,3-二烯的核苷类似物?Fe(CO)3子结构:立体选择性合成,构型分配和凋亡诱导活性。
    摘要:
    描述了两类含丁二烯Fe(CO)3亚结构的含铁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和立体化学分配。第一类化合物是Fe(CO)3络合的3'-烯基-2',3'-二脱氧-2',3'-脱氢核苷(2,5-二氢呋喃衍生物),第二类化合物由CH 2正式取代环上的氧原子而得基团(碳环核苷类似物)。这些化合物是通过金属辅助引入核碱基以立体选择性的方式制备的。呋喃类中间体是由碳水化合物(如甲基-吡喃葡萄糖苷)制备的,而碳环化合物是通过分子内Pauson-Khand反应获得的。X射线结构分析证实了基于NMR和CD光谱的立体化学分配。生物学研究表明,某些复合物具有明显的凋亡诱导特性(通过不寻常的不依赖caspase 3的但依赖ROS的途径)。此外,还确定了一些构效关系,这也是设计和合成荧光素和生物素标记的结合物的前提。
    DOI:
    10.1002/chem.2013016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ition-Metal-Mediated Synthesis of Novel Carbocyclic Nucleoside Analogues with Antitumoral Activity
    作者:Juraj Velcicky、Andreas Lanver、Johann Lex、Aram Prokop、Thomas Wieder、Hans-Günther Schmalz
    DOI:10.1002/chem.200400079
    日期:2004.10.18
    Subsequent steps involve diastereoselective ketone reduction and fully regio- and diastereoselective introduction of the nucleobase through Pd(0)-catalyzed allylic substitution. The generality of the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by preparation of CNAs in both enantiomeric series with all five natural nucleobases, as well as 5-bromouracil, 5-fluorouracil, and 6-chloropurine. Screening of the various compounds
    开发了新的(单保护的)碳环核苷类似物(CNA),其核碱基连接到3-羟甲基-4-三烷基甲硅烷基氧甲基环戊-2-烯-1-基骨架上的面向多样性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作为关键中间体,由1,1-二烯丙氧基-3制备了外消旋(5SR,8RS)-8-烯丙氧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7-氧杂双环[3.3.0]-辛-1-烯-3-酮-三甲基甲硅烷基-2-丙炔在钴介导的Pauson-Khand反应中的作用。对映体纯的材料是通过有效的动力学拆分(在-78摄氏度下,选择性因子s> / = 40),通过邻苯二甲硼烷催化的儿茶酚硼烷催化的硼烷还原(CBS还原)获得的。解析产物的绝对构型由CD光谱,Mosher酯分析和化学相关性确定。随后的步骤包括非对映选择性酮还原以及通过Pd(0)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对核碱基的完全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的引入。通过制备具有所有五个天然核碱基以及5-溴尿嘧啶,5-氟尿嘧啶和6-氯嘌呤的对映体系列中的CN
  • Nucleoside Analogues with a 1,3-DieneFe(CO)<sub>3</sub>Substructur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Configurational Assignment, and Apoptosis-Inducing Activity
    作者:Christoph Hirschhäuser、Juraj Velcicky、Daniel Schlawe、Erik Hessler、André Majdalani、Jörg-Martin Neudörfl、Aram Prokop、Thomas Wieder、Hans-Günther Schmalz
    DOI:10.1002/chem.201301672
    日期:2013.9.23
    The synthesis and stereochemical assignment of two classes of iron‐containing nucleoside analogues, both of which contain a butadieneFe(CO)3 substructure, is described. The first type of compounds are Fe(CO)3‐complexed 3′‐alkenyl‐2′,3′‐dideoxy‐2′,3′‐dehydro nucleosides (2,5‐dihydrofuran derivatives), from which the second class of compounds is derived by formal replacement of the ring oxygen atom
    描述了两类含丁二烯Fe(CO)3亚结构的含铁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和立体化学分配。第一类化合物是Fe(CO)3络合的3'-烯基-2',3'-二脱氧-2',3'-脱氢核苷(2,5-二氢呋喃衍生物),第二类化合物由CH 2正式取代环上的氧原子而得基团(碳环核苷类似物)。这些化合物是通过金属辅助引入核碱基以立体选择性的方式制备的。呋喃类中间体是由碳水化合物(如甲基-吡喃葡萄糖苷)制备的,而碳环化合物是通过分子内Pauson-Khand反应获得的。X射线结构分析证实了基于NMR和CD光谱的立体化学分配。生物学研究表明,某些复合物具有明显的凋亡诱导特性(通过不寻常的不依赖caspase 3的但依赖ROS的途径)。此外,还确定了一些构效关系,这也是设计和合成荧光素和生物素标记的结合物的前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4-(氨基甲基)氧杂-3-醇 钨,三氯羰基二(四氢呋喃)- 苏-4-羟基-5-甲氧基-3-甲基四氢呋喃-3-甲醇 艾瑞布林中间体 甲基NA酸酐 甲基3-脱氧-D-赤式-呋喃戊糖苷 甲基2,5-脱水-3-脱氧-4-O-甲基戊酮酸酯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甲基(2S,5R)-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2R,5S)-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1S)-3-硝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酯 球二孢菌素 环戊二烯基二羰基(四氢呋喃)铁(II)四氟硼酸 环十二碳六烯并[c]呋喃-1,1,3,3-四甲腈,十二氢- 环丁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甲胺 溴化镧水合物 溴三羰基(四氢呋喃)r(I)二聚体 氯化镁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锌四氢呋喃配合物(1:2) 氯化铪(IV)四氢呋喃络合物 氯化钪四氢呋喃配合物 氨基甲酸,四氢-3,5-二甲基-3-呋喃基酯 正丁基(3-氰基氧杂-3-基)氨基甲酸酯 四氢糠醇氧化钡 四氢糠基乙烯基醚 四氢呋喃钠 四氢呋喃钛酸钡(IV) 四氢呋喃溴化镁 四氢呋喃基-2-乙基酮 四氢呋喃-3-羰酰氯 四氢呋喃-3-磺酰氯 四氢呋喃-3-硼酸 四氢呋喃-3-乙酸 四氢呋喃-3,3,4,4-D4 四氢呋喃-2-羧酸-(2-乙基己基酯) 四氢呋喃-2-甲酸 (3-甲基氨基丙基)酰胺 四氢呋喃-2'-基醚 四氢-N-(3-氰基丙基)-N-甲基呋喃甲酰胺 四氢-N,N-二甲基-2-呋喃甲胺 四氢-5-甲基-5-(4-甲基-3-戊烯基)-2-呋喃醇 四氢-3-甲基-3-羟基呋喃 四氢-3-呋喃羧酰胺 四氢-3-呋喃甲酰肼 四氢-3,4-呋喃二胺 四氢-3,4-呋喃二胺 四氢-2-呋喃胺 四氢-2-呋喃羧酰胺 四氢-2-呋喃甲脒 四氢-2-呋喃乙醛 呋喃,四氢-2-[1-(甲硫基)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