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 138168-22-6

中文名称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中文别名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英文名称
Methyl 2,3-dideoxy-3-fluoro-5-O-pivaloyl-alpha-D-erythro-pentofuranoside
英文别名
[(2R,3S,5S)-3-fluoro-5-methoxyoxolan-2-yl]methyl 2,2-dimethylpropanoate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化学式
CAS
138168-22-6
化学式
C11H19FO4
mdl
——
分子量
234.268
InChiKey
XJYNLHKXCBOWAM-YIZRAAE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75.8±40.0 °C(Predicted)
  • 密度:
    1.0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4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6-氯-9h-嘌呤-2-基)乙酰胺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硫酸氢铵六甲基二硅氮烷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异丙醚 为溶剂, 反应 23.0h, 以41%的产率得到9-(5-pivaloyl-3-fluoro-2,3-dideoxy-β-D-ribofuranosyl)-2-acetamido-6-chloropu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型肝炎核苷类似物拉格昔洛韦半乳糖酸酯的合成
    摘要:
    2',3'-Dideoxy-3'-fluoro-5- O -[(S)-(+)-2-(1- valyloxy)-propionyl] guanosine(lagociclovir valactate)是3'-fluoro-的前药2',3'-二脱氧鸟苷在人类中具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强。描述了以2-氨基-6-氯嘌呤为原料的拉格昔洛韦五酸酯的五步合成。合成以千克规模进行,并且分离目标核苷前药为半硫酸盐,总产率为23%。主要挑战是2-脱氧氟糖的N-糖基化,需要分离α-和β-端基异构体,以及通过氢化使倒数第二个中间体脱保护。
    DOI:
    10.1021/op200153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1β,2α,4β)卤代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四川大学
    公开号:CN113880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β,2α,4β)卤代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该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1、手性磷酸小分子催化剂溶于溶剂中,得到混合液,向所述混合液中加入添加剂和卤源,发生烯烃不对称卤环化反应,制得式I所示(1β,2α,4β)卤代核苷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工艺简便,适用于多种反应底物,应用广泛;且该合成方法对β‑核苷类化合物立体选择性高,成本低,得到的β‑核苷类化合物收率高、纯度也高,效果十分优异。同时,该合成方法不使用金属催化剂等,对环境友好。本发明合成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制备(1β,4β)核苷类化合物的技术难题,可高效制备(1β,4β)核苷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2-deoxy-D-threo-pentofuranosides, intermediat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and their use
    申请人:CHEMPROSA, CHEMISCHE PRODUKTE SAISCHEK GmbH
    公开号:EP0450585A2
    公开(公告)日:1991-10-09
    Disclosed is 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2-Deoxy-D-threo-pentofuranosides of formula 1 wherein R₁ is an alkyl group having 1 to 4 carbon atoms and R₇ is a hydroxy protection group by reacting a 2-deoxy-D-erythro-pentofuranoside of formula 2 wherein R₁ is an alkyl group having 1 to 4 carbon atoms, R₃ is an alkyl-, aryl-, alkylaryl- or aralkyl-sulfonyl group, either unsubstituted or substituted one or more times by halogen atoms, nitro or alkoxy groups, an imidazolesulfonyl or halosulfonyl group, and R₄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R₃ or signifies a hydroxy protection group. Furtheron disclosed are 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3-substituted 2-deoxy-D-erythro-pentofuranosides using these compounds and novel and substituted and unsubstituted 2-deoxy-D-pentofuranosides and their us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3'-substituted 2'-deoxynucleosides.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式 1 的 2-脱氧-D-苏-戊呋喃糖苷的工艺 其中 R₁ 是具有 1 至 4 个碳原子的烷基,R₇ 是羟基保护基团,通过使式 2 的 2-脱氧-D-赤式戊呋喃糖苷反应制得 其中 R₁ 是具有 1 至 4 个碳原子的烷基,R₃ 是烷基、芳基、烷芳基或芳烷基-磺酰基,可以是未取代的,也可以是被卤素原子、硝基或烷氧基、咪唑磺酰基或卤代磺酰基取代一次或多次的烷基、芳基、烷芳基或芳烷基-磺酰基,R₄ 的含义与 R₃ 相同,或者表示羟基保护基。 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这些化合物和新颖的取代和未取代的 2-脱氧-D-戊呋喃糖苷制造 3-取代的 2-脱氧-D-赤式戊呋喃糖苷的工艺,以及它们在制造 3'-取代的 2'-脱氧核苷中的用途。
  • Synthesis of the Hepatitis B Nucleoside Analogue Lagociclovir Valactate
    作者:Martin Brodszki、Birthe Bäckström、Karol Horvath、Torbjörn Larsson、Håkan Malmgren、Mikael Pelcman、Horst Wähling、Hans Wallberg、Johan Wennerberg
    DOI:10.1021/op200153s
    日期:2011.9.16
    2′,3′-Dideoxy-3′-fluoro-5-O-[(S)-(+)-2-(l-valyloxy)-propionyl] guanosine (lagociclovir valactate) is a prodrug of 3′-fluoro-2′,3′-dideoxyguanosine with high oral bioavailability in humans and potent activity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HBV). A five-step synthesis of lagocyclovir valactate starting from 2-amino-6-chloropurine is described. The synthesis was performed at kilogram scale, and the target
    2',3'-Dideoxy-3'-fluoro-5- O -[(S)-(+)-2-(1- valyloxy)-propionyl] guanosine(lagociclovir valactate)是3'-fluoro-的前药2',3'-二脱氧鸟苷在人类中具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强。描述了以2-氨基-6-氯嘌呤为原料的拉格昔洛韦五酸酯的五步合成。合成以千克规模进行,并且分离目标核苷前药为半硫酸盐,总产率为23%。主要挑战是2-脱氧氟糖的N-糖基化,需要分离α-和β-端基异构体,以及通过氢化使倒数第二个中间体脱保护。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4-(氨基甲基)氧杂-3-醇 钨,三氯羰基二(四氢呋喃)- 苏-4-羟基-5-甲氧基-3-甲基四氢呋喃-3-甲醇 艾瑞布林中间体 甲基NA酸酐 甲基3-脱氧-D-赤式-呋喃戊糖苷 甲基2,5-脱水-3-脱氧-4-O-甲基戊酮酸酯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甲基(2S,5R)-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2R,5S)-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1S)-3-硝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酯 球二孢菌素 环戊二烯基二羰基(四氢呋喃)铁(II)四氟硼酸 环十二碳六烯并[c]呋喃-1,1,3,3-四甲腈,十二氢- 环丁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甲胺 溴化镧水合物 溴三羰基(四氢呋喃)r(I)二聚体 氯化镁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锌四氢呋喃配合物(1:2) 氯化铪(IV)四氢呋喃络合物 氯化钪四氢呋喃配合物 氨基甲酸,四氢-3,5-二甲基-3-呋喃基酯 正丁基(3-氰基氧杂-3-基)氨基甲酸酯 四氢糠醇氧化钡 四氢糠基乙烯基醚 四氢呋喃钠 四氢呋喃钛酸钡(IV) 四氢呋喃溴化镁 四氢呋喃基-2-乙基酮 四氢呋喃-3-羰酰氯 四氢呋喃-3-磺酰氯 四氢呋喃-3-硼酸 四氢呋喃-3-乙酸 四氢呋喃-3,3,4,4-D4 四氢呋喃-2-羧酸-(2-乙基己基酯) 四氢呋喃-2-甲酸 (3-甲基氨基丙基)酰胺 四氢呋喃-2'-基醚 四氢-N-(3-氰基丙基)-N-甲基呋喃甲酰胺 四氢-N,N-二甲基-2-呋喃甲胺 四氢-5-甲基-5-(4-甲基-3-戊烯基)-2-呋喃醇 四氢-3-甲基-3-羟基呋喃 四氢-3-呋喃羧酰胺 四氢-3-呋喃甲酰肼 四氢-3,4-呋喃二胺 四氢-3,4-呋喃二胺 四氢-2-呋喃胺 四氢-2-呋喃羧酰胺 四氢-2-呋喃甲脒 四氢-2-呋喃乙醛 呋喃,四氢-2-[1-(甲硫基)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