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azido-pentanoylamino)-benzoic acid | 195191-9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5-azido-pentanoylamino)-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4-(5-azidopentanoylamino)benzoic acid
4-(5-azido-pentanoylamino)-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195191-91-4
化学式
C12H14N4O3
mdl
——
分子量
262.268
InChiKey
FTEMXBPFJKNKT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15.1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5-azido-pentanoylamino)-benzoic acid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9%的产率得到4-(5-Aminovalerylamino)benzoesaeure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合成和评估N-aroyloxy-2-thiopyridones作为DNA光裂解试剂。
    摘要:
    N-苯甲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12)在可见光(λ&350 nm)照射下可诱导双链DNA中的单链缺口。该发现导致了一系列化合物的设计,其中cri啶基核与N-苯甲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单元共价连接。合成了这些缀合物(15、16、17和18),并作为新型DNA光裂解试剂进行了评估。对于缀合物16,观察到最佳的光裂解活性,其中使用4个碳的柔性多亚甲基间隔基将氨基ac啶实体连接至硫代吡啶酮。该化合物可在低microM浓度下裂解DNA,其效率比母体N-苯甲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12)高约两个数量级。此外,发现由16和12诱导的DNA切割阶梯是相同的,并且没有明显的序列选择性。这些数据表明,N-芳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可用于设计新的DNA光裂解试剂,并有可能用作“光足迹剂”或“定点光核酸酶”。
    DOI:
    10.1016/s0968-0896(98)00211-9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氨基苯甲酸甲酯氢氧化钾 、 sodium azide 、 18-冠醚-6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8.5h, 生成 4-(5-azido-pentanoylamino)-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合成和评估N-aroyloxy-2-thiopyridones作为DNA光裂解试剂。
    摘要:
    N-苯甲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12)在可见光(λ&350 nm)照射下可诱导双链DNA中的单链缺口。该发现导致了一系列化合物的设计,其中cri啶基核与N-苯甲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单元共价连接。合成了这些缀合物(15、16、17和18),并作为新型DNA光裂解试剂进行了评估。对于缀合物16,观察到最佳的光裂解活性,其中使用4个碳的柔性多亚甲基间隔基将氨基ac啶实体连接至硫代吡啶酮。该化合物可在低microM浓度下裂解DNA,其效率比母体N-苯甲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12)高约两个数量级。此外,发现由16和12诱导的DNA切割阶梯是相同的,并且没有明显的序列选择性。这些数据表明,N-芳酰氧基-2-硫代吡啶酮可用于设计新的DNA光裂解试剂,并有可能用作“光足迹剂”或“定点光核酸酶”。
    DOI:
    10.1016/s0968-0896(98)0021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ti‐Markovnikov Hydroazidation of Alkenes by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作者:Juan‐Juan Wang、Wei Yu
    DOI:10.1002/chem.201806371
    日期:2019.3.7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by using [Ir(dF(CF3)ppy)2(dtbbpy)]PF6 as the photocatalyst and trimethylsilyl azide as the azidating agent. The reactions were greatly facilitated by wat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action as the hydrogen donor, as indicated by deuterium isotope experiments. The reactions proceed under solvent free conditions in the
    通过使用[Ir(dF(CF 3)ppy)2(dtbbpy)] PF 6作为光催化剂和三甲基甲硅烷叠氮化物作为叠氮化剂,在可见光下完成了烯烃的抗马尔科夫尼科夫加氢叠氮反应。大大促进了反应,如同位素实验所示,的有益作用可归因于它作为氢供体参与反应。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在的存在下进行。4-二甲基氨基吡啶对反应也显示出有益的作用。本方法使得能够以良好的产率和高的区域选择性对几种类型的未活化的烯烃进行氢化叠氮化。
  • Photochemical cleavage of duplex DNA by N-benzoyloxy-2-thiopyridone linked to 9-aminoacridine
    作者:Emmanuel A. Theodorakis、Xin Xiang、Petra Blom
    DOI:10.1039/a702913f
    日期:——
    Upon illumination N-aroyloxy-2-thiopyridones induce non-specific single-strand nicks in duplex DNA at micromolar concentrations.
    N-aroyloxy-2-thiopyridones 在微摩尔浓度下可在光照下诱导双链 DNA 中的非特异性单链刻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