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hydroxy-benzoyl)-1H-2-benzopyran-1-one | 1556096-7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hydroxy-benzoyl)-1H-2-benzopyran-1-one
英文别名
——
3-(4'-hydroxy-benzoyl)-1H-2-benzopyran-1-one化学式
CAS
1556096-74-2
化学式
C16H10O4
mdl
——
分子量
266.253
InChiKey
CJSUBUINQHQGB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3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7.5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hydroxy-benzoyl)-1H-2-benzopyran-1-one苯甲醛乙醇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4, 4'-(benzylidene)-bis-[3-(4'-hydroxybenzoyl)-1H-2-benzopyr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合成与抗菌评估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合成异香豆素杂环并阐明这些化合物作为生物活性剂的潜在作用。据报道,含有两个六元内酯环的异香豆素衍生物的新系列。使2-羧基苯甲醛(1)与溴苯乙酮衍生物(2)缩合得到的3-芳基取代的异香豆素(3)与不同的芳族醛(4)反应,生成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品(5)。这篇简短的评论汇编了最有前途的抗菌,抗真菌和止痛双(1H-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的实例。根据分析和光谱(IR,1 HNMR,C 13 NMR,质谱)数据对产物进行表征。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活性,并且发现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5)比3-芳酰基取代的异香豆素(3)具有更高的活性。 通过将3-芳基异香豆素(3a - f)与不同的芳族醛(4)缩合,合成了新的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5a - m)。所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通过分析和光谱法确定。筛选了铅化合物的抗菌和镇痛活性。
    DOI:
    10.1007/s12039-013-0529-0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4'-羟基苯乙酮邻羧基苯甲醛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丁酮 为溶剂, 以64.2%的产率得到3-(4'-hydroxy-benzoyl)-1H-2-benzopyr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合成与抗菌评估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合成异香豆素杂环并阐明这些化合物作为生物活性剂的潜在作用。据报道,含有两个六元内酯环的异香豆素衍生物的新系列。使2-羧基苯甲醛(1)与溴苯乙酮衍生物(2)缩合得到的3-芳基取代的异香豆素(3)与不同的芳族醛(4)反应,生成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品(5)。这篇简短的评论汇编了最有前途的抗菌,抗真菌和止痛双(1H-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的实例。根据分析和光谱(IR,1 HNMR,C 13 NMR,质谱)数据对产物进行表征。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活性,并且发现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5)比3-芳酰基取代的异香豆素(3)具有更高的活性。 通过将3-芳基异香豆素(3a - f)与不同的芳族醛(4)缩合,合成了新的双(1 H -2-苯并吡喃-1-酮)衍生物(5a - m)。所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通过分析和光谱法确定。筛选了铅化合物的抗菌和镇痛活性。
    DOI:
    10.1007/s12039-013-0529-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锡(4+)丙烯酰酸酯 茵陈蒿素 苯并噻吨二羧酸酐 苯并[d]茚并[1,2-b]吡喃-5,11-二酮 苯并[E][2]苯并吡喃并[4,3-b]吲哚-5(13H)-酮 苯丙酸,b-[2-[(4-氯-3-甲氧基-1-羰基-1H-2-苯并吡喃-7-基)氨基]-2-羰基乙基]- 腐皮壳菌素 脱乙酰基杜克拉青霉素 网状菌醇 短叶苏木酚酸甲酯 氨甲酸,(4-氯-3-甲氧基-1-羰基-1H-2-苯并吡喃-7-基)-,乙基酯 异薰草素 培黄素 四(4-甲酰基苯基)硅烷 [2]苯并吡喃并[3',4':4,5]吡咯并[2,3-f]异喹啉-8(13H)-酮 N,N-二甲基-1-氧代-4-苯基-1H-2-苯并吡喃-3-甲酰胺 8-羟基-6-甲氧基-3-丙基异香豆素 8-羟基-4-(2-羟基乙酰基)异苯并吡喃-1-酮 8-羟基-3-(羟基甲基)-6-甲氧基异苯并吡喃-1-酮 8-羟基-3-(4-羟基苯基)异色烯-1-酮 8-羟基-3,4-二甲基-1H-2-苯并吡喃-1-酮 8-甲氧基-3-甲基-1H-异苯并吡喃-1-酮 7-氨基-4-氯-3-甲氧基异香豆素 7-氨基-4-氯-3-(3-异硫脲基丙氧基)异香豆素 7-氨基-4-氯-3-(2-甲氧基乙氧基)异色烯-1-酮 7-氨基-3-(2-溴乙氧基)异色烯-1-酮 7-氨基-3-(2-溴乙氧基)-4-氯异苯并吡喃-1-酮 7,8,9-三羟基-3,5-二氧代-1,2-二氢环戊烯并[c]异苯并吡喃-1-羧酸乙酯 6-甲氧基-1H-2-苯并吡喃-1-酮 6-氟-3-甲氧基-1-氧代-1H-2-苯并吡喃-4-甲酸甲酯 6,8-二羟基-3-(羟甲基)异色烯-1-酮 5-羟基-7-苯基-1H,6H-苯并[de]异苯并吡喃-1,6-二酮 5-硝基-1H-异色烯-1-酮 5-溴-1H-异苯并吡喃-1-酮 5,7-二甲氧基-4-苯基-异色烯-1-酮 5,6-二氢-1H,4H-萘并[1,8-cd]吡喃-1-酮 4-甲氧基-7-甲基吡喃并[3,4-f][1]苯并呋喃-5-酮 4-氰基-3-苯基异香豆素 4-氯-3-乙氧基-7-胍基异香豆素 4-乙酰基异苯并吡喃-1-酮 4-(哌啶-1-羰基)异色烯-1-酮 3-甲基异色烯-1-酮 3-甲基-6-甲氧基-8-羟基异香豆素 3-甲基-1-氧代-1H-异苯并吡喃-4-甲酸 3-氨基-4-(3-甲基苯胺基)异色烯-1-酮 3-乙酰氧基甲基异香豆素 3-乙基-异色烯-1-酮 3-[3,5-二甲基-4-(2-(4-甲基哌嗪-1-基)-乙氧基)-苯基]-6,8-二甲氧基-异色烯-1-酮 3-[(2-氯苯基)甲基]异色烯-1-酮 3-(4'-氯-2'-氟苯基)异香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