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噢弄斯定 | 480-70-6

中文名称
噢弄斯定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ureusidin
英文别名
2-[(3,4-Dihydroxyphenyl)methylidene]-4,6-dihydroxy-3-benzofuranone;2-[(3,4-dihydroxyphenyl)methylidene]-4,6-dihydroxy-1-benzofuran-3-one
噢弄斯定化学式
CAS
480-70-6
化学式
C15H10O6
mdl
——
分子量
286.241
InChiKey
WBEFUVAYFSOUE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95-295 °C (decomp)
  • 沸点:
    628.6±55.0 °C(Predicted)
  • 密度:
    1.708±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溶于DMSO(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SDS

SDS:9e7d72288d9704d71590235cf7aef70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4',6',3,4-Pentamethoxychalkone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mercury(II) diacetate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吡啶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1.0h, 生成 噢弄斯定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羟基橙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橙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新疆昆仑雪菊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橙酮为母核化合物,将羟基引入到橙酮分子中,由苯乙酮衍生物和苯甲醛衍生物反应得到甲氧基查尔酮,三氯化铝条件下脱羟基保护获得2‑羟基查尔酮,醋酸汞催化反应得到含甲氧基的橙酮衍生物,三溴化硼反应脱去羟基保护得到最终产物羟基橙酮衍生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步骤简捷。本发明所述的羟基橙酮衍生物可作为抑制死亡相关凋亡诱导蛋白激酶2(DRAK2)的药物用途。
    公开号:
    CN11310541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金色草素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延缓衰老药物中的应用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号:CN1177712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金色草素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延缓衰老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证明,金色草素可显著提高对神经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及衰老生理指标相关参数(褐脂质、抗氧化能力、自噬等)有正向影响;对秀丽隐杆线虫帕金森症病理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提示金色草素具有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且可能通过提高线虫的抗氧化能力和自噬水平延缓衰老,能够用于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延缓衰老的药品。
  • 一种羟基橙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公开号:CN113105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橙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新疆昆仑雪菊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橙酮为母核化合物,将羟基引入到橙酮分子中,由苯乙酮衍生物和苯甲醛衍生物反应得到甲氧基查尔酮,三氯化铝条件下脱羟基保护获得2‑羟基查尔酮,醋酸汞催化反应得到含甲氧基的橙酮衍生物,三溴化硼反应脱去羟基保护得到最终产物羟基橙酮衍生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步骤简捷。本发明所述的羟基橙酮衍生物可作为抑制死亡相关凋亡诱导蛋白激酶2(DRAK2)的药物用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降钙素 金色草素 苦杏碱醇B 海生菊甙 噢弄斯定 E-2-[(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苯并[b]呋喃-3-酮 6-羟基-2-[羟基-(4-羟基苯基)甲基]-1-苯并呋喃-3-酮 6,4''-二羟基橙酮 5-乙酰基-2-苯甲酰基-1-苯并呋喃-3-酮 3(2H)-苯并呋喃酮,4,6-二羟基-2-[(4-羟基苯基)亚甲基]-,(2Z)- 3',5'-二溴-2',4,4',6-四羟基橙酮 2-苯甲酰基-6-甲氧基-1-苯并呋喃-3-酮 2-苯甲酰基-5-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苯甲酰基-1-苯并呋喃-3(2H)-酮 2-苯甲酰-2-羟基-1-苯并呋喃-3-酮 2-氨基-6-氯-3-硝基吡啶 2-氨基-2-苄基-1-苯并呋喃-3-酮 2-[(Z)-(3,4-二羟基苯基)亚甲基]-6-羟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3(2H)-酮 2-[(4-羟基-3-甲氧基苯基)亚甲基]-7-甲氧基-1-苯并呋喃-3-酮 2-[(4-硝基苯基)亚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5-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4-溴苯基)亚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4-氟苯基)亚甲基]-6-羟基-1-苯并呋喃-3-酮 2-[(4-氟苯基)亚甲基]-6-甲氧基-1-苯并呋喃-3-酮 2-[(4-氟苯基)亚甲基]-5-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3-甲氧基苯基)亚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3-甲基苯基)亚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3,4-二甲氧基苯基)亚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4-甲氧基苯甲酰基)-1-苯并呋喃-3-酮 2-(3,4-二羟基苯甲酰)-2,4,6-三羟基-1-苯并呋喃-3-酮 2-(3,4-二羟基苯亚甲基)-6-羟基-3(2H)-苯并呋喃酮 2-(3,4-二羟基亚苄基)苯并呋喃-3(2H)-酮 1H-萘并[2,1-b]吡喃-2-甲腈,3-氨基-1-(2-氟苯基)- 1,1-二甲基铟烷-5,6-二醇 1,1,2-三甲基肼二盐酸 (Z)-4,6-二羟基橙酮 (7Z)-4-羟基-7-(苯基甲亚基)呋喃并[3,2-e][1,3]苯并二噁唑-8(7H)-酮 (2Z)-4,6-二羟基-2-[(3,4,5-三羟基苯基)亚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E)-2-[(3-硝基苯基)亚甲基]-1-苯并呋喃-3-酮 2-((Z)-2,4-dimethoxy-benzylidene)-5-methyl-benzofuran-3-one (2Z)-5-[(dimethylamino)methyl]-6-hydroxy-2-(4-methoxybenzylidene)-7-methyl-1-benzofuran-3(2H)-one (2Z)-2-(2,4-dimethoxybenzylidene)-6-hydroxy-7-{[(2S)-2-(pyridin-3-yl)piperidin-1-yl]methyl}-1-benzofuran-3(2H)-one (2Z)-2-(3,4-dimethoxybenzylidene)-5-[(dimethylamino)-methyl]-6-hydroxy-7-methyl-1-benzofuran-3(2H)-one (Z)-2-(2,4-dimethoxybenzylidene)-6-hydroxybenzofuran-3(2H)-one (2Z)-6-hydroxy-2-(4-methoxybenzylidene)-7-{[(2S)-2-(pyridin-3-yl)piperidin-1-yl]methyl}-1-benzofuran-3(2H)-one (2Z)-6-hydroxy-7-{[(2S)-2-(pyridin-3-yl)piperidin-1-yl]-methyl}-2-(3,4,5-trimethoxybenzylidene)-1-benzofuran-3(2H)-one (2Z)-6-hydroxy-7-{[(2S)-2-(pyridin-3-yl)piperidin-1-yl]-methyl}-2-(2,3,4-trimethoxybenzylidene)-1-benzofuran-3(2H)-one (2Z)-2-(2,3-dimethoxybenzylidene)-6-hydroxy-7-{[(2S)-2-(pyridin-3-yl)piperidin-1-yl]methyl}-1-benzofuran-3(2H)-one (Z)-2-(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benzofuran-3(2H)-one (Z)-2-(4-bromobenzylidene)-6-hydroxy-7-methylbenzofuran-3(2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