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核三唑
银金属致孔菌,[Ag 4(L 4 -C n)6 ] [BF 4 ] 4(L 4 -C n = 4-烷基-
1,2,4-三唑,其中C n代表据报道C n H 2 n +1,其中n= 12、14、16和18。加热后,观察到所有这些化合物的Cr→SmC→Cub→SmA→各向同性液体的相变顺序。根据烷基链的长度,在这一系列化合物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立方相。那些具有较短的烷基链(Ñ= 12和14)呈现胶束立方相,而长烷基链(n = 16和18)显示双连续立方相。由于存在三维离子传输通道,在[Ag 4(L 4 -C 16)6 ] [BF 4 ] 4的双连续立方中间相上观察到了优异的离子电导率。掺杂少量的AgBF 4可能会通过促进通道中Ag I离子的迁移而显着增强离子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