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oxymethyl)-3-(3-methyl-2-butenyl)oxindole | 919285-7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oxymethyl)-3-(3-methyl-2-butenyl)oxindole
英文别名
1-methoxymethyl-3-prenyloxindole;1-(methoxymethyl)-3-(3-methylbut-2-enyl)-3H-indol-2-one
1-(methoxymethyl)-3-(3-methyl-2-butenyl)oxindole化学式
CAS
919285-77-1
化学式
C15H19NO2
mdl
——
分子量
245.321
InChiKey
RCTWXTOFFPHWN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oxymethyl)-3-(3-methyl-2-butenyl)oxindole2,3-二氢苯并吡喃-4-酮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 iron(III) acetylacet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3%的产率得到1-(Methoxymethyl)-3-(3-methylbut-2-enyl)-3-(4-oxo-2,3-dihydrochromen-3-yl)indol-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间烯醇杂偶联:范围、机制和应用
    摘要:
    这篇完整的报告介绍了两种不同羰基物质的氧化分子间偶联的背景、发现和广泛的见解。该过程的优化最终形成了使用可溶性铜 (II) 或铁 (III) 盐作为氧化剂将酰胺、酰亚胺、酮和羟吲哚结合的可靠且可扩展的方案。广泛的机理研究表明,在铜 (II) 的情况下是金属螯合的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基于铁 (III) 的偶联似乎是通过非模板化的异二聚化进行的。这项工作提供了迄今为止对氧化烯醇偶联机制最深入的发现。氧化烯醇杂偶联的范围很广(40 个例子),并且已被证明即使在大规模(克级或更大)上也是有效的。最后,
    DOI:
    10.1021/ja804159y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3-甲基-2-丁烯1-(甲氧基甲基)二氢吲哚-2-酮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17h, 以38%的产率得到1-(methoxymethyl)-3-(3-methyl-2-butenyl)ox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间氧化烯醇杂化。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603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molecular Enolate Heterocoupling: Scop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作者:Michael P. DeMartino、Ke Chen、Phil S. Baran
    DOI:10.1021/ja804159y
    日期:2008.8.27
    while iron(III)-based couplings appear to proceed through a non-templated heterodimerization. This work presents the most in-depth findings on the mechanism of oxidative enolate coupling to date. The scope of oxidative enolate heterocoupling is extensive (40 examples) and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icient even on a large scale (gram-scale or greater). Finally,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total synthesis
    这篇完整的报告介绍了两种不同羰基物质的氧化分子间偶联的背景、发现和广泛的见解。该过程的优化最终形成了使用可溶性铜 (II) 或铁 (III) 盐作为氧化剂将酰胺、酰亚胺、酮和羟吲哚结合的可靠且可扩展的方案。广泛的机理研究表明,在铜 (II) 的情况下是金属螯合的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基于铁 (III) 的偶联似乎是通过非模板化的异二聚化进行的。这项工作提供了迄今为止对氧化烯醇偶联机制最深入的发现。氧化烯醇杂偶联的范围很广(40 个例子),并且已被证明即使在大规模(克级或更大)上也是有效的。最后,
  • Intermolecular Oxidative Enolate Heterocoupling
    作者:Phil S. Baran、Michael P. DeMartino
    DOI:10.1002/anie.200603024
    日期:2006.10.2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