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3,6-dihydroxy-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1029569-9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3,6-dihydroxy-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
(S)-3,6-dihydroxy-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029569-95-6
化学式
C7H14O4
mdl
——
分子量
162.186
InChiKey
HFULRNBCZTWDSV-LURJTMI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2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66.7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一些生物合成的推测,从海洋裸udi科植物中合成了(-)-ulapualide A,一种新型的三恶唑大环内酯。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的第二代全合成的ulapualide A(1),其立体化学最近是通过对其与蛋白质肌动蛋白的复合物进行X射线分析确定的。设计合成是基于对乌拉泊肽A中连续的三恶唑单元以及仅含两个恶唑环(例如6和7)的相关共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起源的某些推测。首先结合当代不对称合成方案,对67b和单恶唑仲55b醇(在天然代谢产物中全部包含10个不对称中心)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山口条件下将67b用55b酯化,得到酯77,然后在叔丁基酯和N-Boc保护基同时脱保护后,将其转化为ω-氨基酸18a。现在使用HATU进行18a的大内酰胺化,得到了关键的中间体大内酰胺17,其中含有ulapualide A中三个恶唑环中的两个(1)。许多方法被用来从17从乌拉泊肽A中引入第三个恶唑环,包括:a)环脱水成恶唑啉78a,然后用过氧化镍氧化成76;和 b)脱水成酰胺79,然后经80转化成甲氧基恶唑啉78b,并用樟脑磺酸从78
    DOI:
    10.1039/b801036f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6-<(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oxohexanoate 在 [RuCl2(benzene)]2 、 氢气R-(+)-1,1'-联萘-2,2'-双二苯膦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20.0 ℃ 、8.11 MPa 条件下, 反应 96.0h, 以87%的产率得到(S)-3,6-dihydroxy-hexano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一些生物合成的推测,从海洋裸udi科植物中合成了(-)-ulapualide A,一种新型的三恶唑大环内酯。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的第二代全合成的ulapualide A(1),其立体化学最近是通过对其与蛋白质肌动蛋白的复合物进行X射线分析确定的。设计合成是基于对乌拉泊肽A中连续的三恶唑单元以及仅含两个恶唑环(例如6和7)的相关共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起源的某些推测。首先结合当代不对称合成方案,对67b和单恶唑仲55b醇(在天然代谢产物中全部包含10个不对称中心)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山口条件下将67b用55b酯化,得到酯77,然后在叔丁基酯和N-Boc保护基同时脱保护后,将其转化为ω-氨基酸18a。现在使用HATU进行18a的大内酰胺化,得到了关键的中间体大内酰胺17,其中含有ulapualide A中三个恶唑环中的两个(1)。许多方法被用来从17从乌拉泊肽A中引入第三个恶唑环,包括:a)环脱水成恶唑啉78a,然后用过氧化镍氧化成76;和 b)脱水成酰胺79,然后经80转化成甲氧基恶唑啉78b,并用樟脑磺酸从78
    DOI:
    10.1039/b801036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ulapualide A, a novel tris-oxazole macrolide from marine nudibranchs, based on some biosynthesis speculation
    作者:Gerald Pattenden、Neil J. Ashweek、Charles A. G. Baker-Glenn、James Kempson、Gary M. Walker、James G. K. Yee
    DOI:10.1039/b801036f
    日期:——
    ulapualide A (1). A number of procedures were used to introduce the third oxazole ring in ulapualide A from 17, including: a) cyclodehydration to the oxazoline 78a followed by oxidation using nickel peroxide leading to 76; b) dehydration to the enamide 79, followed by conversion into the methoxyoxazoline 78b, via 80, and elimination of methanol from 78b using camphorsulfonic acid. The tris-oxazole macrolide
    描述了一种新的第二代全合成的ulapualide A(1),其立体化学最近是通过对其与蛋白质肌动蛋白的复合物进行X射线分析确定的。设计合成是基于对乌拉泊肽A中连续的三恶唑单元以及仅含两个恶唑环(例如6和7)的相关共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起源的某些推测。首先结合当代不对称合成方案,对67b和单恶唑仲55b醇(在天然代谢产物中全部包含10个不对称中心)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山口条件下将67b用55b酯化,得到酯77,然后在叔丁基酯和N-Boc保护基同时脱保护后,将其转化为ω-氨基酸18a。现在使用HATU进行18a的大内酰胺化,得到了关键的中间体大内酰胺17,其中含有ulapualide A中三个恶唑环中的两个(1)。许多方法被用来从17从乌拉泊肽A中引入第三个恶唑环,包括:a)环脱水成恶唑啉78a,然后用过氧化镍氧化成76;和 b)脱水成酰胺79,然后经80转化成甲氧基恶唑啉78b,并用樟脑磺酸从7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