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4-(2'-carboxypropyl)-3,5-dimethyl-1H-pyrrole-2-carboxylate | 401914-8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4-(2'-carboxypropyl)-3,5-dimethyl-1H-pyrrole-2-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3-(5-methoxycarbonyl-2,4-dimethyl-1H-pyrrol-3-yl)-2-methylpropanoic acid
methyl 4-(2'-carboxypropyl)-3,5-dimethyl-1H-pyrrole-2-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401914-84-9
化学式
C12H17NO4
mdl
——
分子量
239.271
InChiKey
QTTHYQGDYVABR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79.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体纯的胆红素。(α的绝对构型[R,α' - [R)-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摘要:
    对映体纯(+) - (α - [R,α' - [R)-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1和它的(α小号,α'小号)对映体ENT - 1中,从简单的前体十步合成。在合成的早期阶段就实现了拆分,外消旋单吡咯前体rac - 6用(1 S)-樟脑-2,10-杜马酰胺转化为酰胺8。在三个结晶中完成了8至99%de的拆分,酸6的绝对构型通过X射线晶体学推论出结晶度更高,非对映异构纯的酰胺7。的圆二色光谱1显示强烈bisignate棉效果:Δ ε最大435 = + 344,Δ ε最大391 = -193(氯仿3),如所预期为一个分子激子,并具有一致的P螺旋分子内氢键键合的脊-tile构象。的顿效应幅度1个匹配几乎完全那些发现( - ) - (β小号,β'小号)-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11和(+) - (α - [R,β' - [R)-二甲基间胆红
    DOI:
    10.1016/s0957-4166(01)00455-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体纯的胆红素。(α的绝对构型[R,α' - [R)-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摘要:
    对映体纯(+) - (α - [R,α' - [R)-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1和它的(α小号,α'小号)对映体ENT - 1中,从简单的前体十步合成。在合成的早期阶段就实现了拆分,外消旋单吡咯前体rac - 6用(1 S)-樟脑-2,10-杜马酰胺转化为酰胺8。在三个结晶中完成了8至99%de的拆分,酸6的绝对构型通过X射线晶体学推论出结晶度更高,非对映异构纯的酰胺7。的圆二色光谱1显示强烈bisignate棉效果:Δ ε最大435 = + 344,Δ ε最大391 = -193(氯仿3),如所预期为一个分子激子,并具有一致的P螺旋分子内氢键键合的脊-tile构象。的顿效应幅度1个匹配几乎完全那些发现( - ) - (β小号,β'小号)-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11和(+) - (α - [R,β' - [R)-二甲基间胆红
    DOI:
    10.1016/s0957-4166(01)0045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nantiomerically pure bilirubin.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αR,α′R)-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作者:Stefan E. Boiadjiev、David A. Lightner
    DOI:10.1016/s0957-4166(01)00455-4
    日期:2001.10
    accomplished in three crystallizations, and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e acid 6 was deduc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of the more crystalline, diastereomerically pure amide 7.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oscopy of 1 showed intense bisignate Cotton effects: Δεmax435=+344, Δεmax391=−193 (CHCl3), as expected for a molecular exciton, and consistent with a P-helical intramolecularly hydrogen-bonded ridge-tile
    对映体纯(+) - (α - [R,α' - [R)-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1和它的(α小号,α'小号)对映体ENT - 1中,从简单的前体十步合成。在合成的早期阶段就实现了拆分,外消旋单吡咯前体rac - 6用(1 S)-樟脑-2,10-杜马酰胺转化为酰胺8。在三个结晶中完成了8至99%de的拆分,酸6的绝对构型通过X射线晶体学推论出结晶度更高,非对映异构纯的酰胺7。的圆二色光谱1显示强烈bisignate棉效果:Δ ε最大435 = + 344,Δ ε最大391 = -193(氯仿3),如所预期为一个分子激子,并具有一致的P螺旋分子内氢键键合的脊-tile构象。的顿效应幅度1个匹配几乎完全那些发现( - ) - (β小号,β'小号)-dimethylmesobilirubin-XIIIα 11和(+) - (α - [R,β' - [R)-二甲基间胆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