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hlorocopper(II) 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methane | 746620-3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hlorocopper(II) 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methane
英文别名
1-[bis[3,5-di(propan-2-yl)pyrazol-1-yl]methyl]-3,5-di(propan-2-yl)pyrazole;dichlorocopper
chlorocopper(II) 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methane化学式
CAS
746620-36-0
化学式
C28H46Cl2CuN6
mdl
——
分子量
601.165
InChiKey
WUQAMMMADHRIDN-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亚硝酸钠-15Nchlorocopper(II) 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methane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tris(3,5-diisopropylpyrazolyl)methane](η1-O-nitrito-(15)N)(η1-N-nitrito-(15)N)copper(II)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亚硝酸铜与氢三(吡唑基)硼酸酯和相关大分子配体的合成及光谱表征。
    摘要: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使用一组紧密相关的大肠菌素,作为第二配位球效应的函数,铜(II)-亚硝基络合物的几何(分子)结构,光谱性质和电子结构。对于阴离子的氢三(吡唑基)硼酸酯配体,亚硝酸盐与铜(II)结合。根据大分子的空间需求,配位模式可以是对称或不对称的二齿,这会导致生成的复合物具有不同的基态,从EPR光谱学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化合物的振动光谱通过同位素取代和DFT计算确定。结果表明,nu sym(NO)的能量高于nu asym(NO)的能量,这与相关化合物的文献资料不同。借助TD-DFT计算,介绍并分析了UV-vis吸收和MCD光谱。还应用DFT研究了亚硝酸盐与Cu(II)和Cu(I)的主要结合方式。使用中性的三(吡唑基)甲烷配体,将两个亚硝酸盐配体结合到铜上。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非常不寻常的结合模式,其中一个亚硝酸盐是eta1-O结合的,另一个是eta1-N结合的。这使得可以研究配位亚硝酸盐的
    DOI:
    10.1021/ic0619355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methane 、 copper dichloride 以 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chlorocopper(II) 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met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 (II) 与新型三(3,5-二异丙基-1-吡唑基)甲烷配体 [Cu(X 2 ){HC(3,5- i Pr 2 pz) 3 }] (X Cl 和 NO 3 )
    摘要: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型三(3,5-二异丙基-1-吡唑基)甲烷配体HC(3,5-iPr2pz)3 的合成;氯铜 (II) 和硝基铜 (II) 配合物及其配体的结构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定,并与相关的铜 (II) 配合物与 HB(3,5-iPr2pz)3- 的结构进行比较。
    DOI:
    10.1016/j.inoche.2003.12.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nuclear and mononuclear copper(II) chlorido complexes with hindered neutral N3 type ligands: Influence of ligand framework and charge on their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作者:Kiyoshi Fujisawa、Kengo Tobita、Syuhei Sakuma、Didier Savard、Daniel B. Leznoff
    DOI:10.1016/j.ica.2018.10.036
    日期:2019.2
    copper(II) dichlorido complexes [Cu(Ln′)Cl2] (1 (n = 1) and 2 (n = 0)) of the neutral N3 type ligands, 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methane (L1′) and tris(3,5-dimethyl-1-pyrazolyl)methane (L0′)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ligand framework and charge on their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From reaction with one equivalent of sodium perchlorate, binuclear copper(II)
    摘要中性N3型配体tris(3,5-diisopropyl-1-pyrazolyl)的单核二(II)二配合物[Cu(Ln')Cl2](1(n = 1)和2(n = 0))合成了甲烷(L1')和三(3,5-二甲基-1-吡唑基)甲烷(L0'),研究了配体骨架和电荷对其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与一当量的高氯酸反应,生成双核(II)µ-化物络合物[Cu(Ln')(µ-Cl)] 2(ClO4)2(3(n = 1)和4(n = 0))获得了。所有结构均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这些配合物还通过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即UV-Vis / DR,IR / far-IR和ESR光谱。对于双核络合物,可变温度磁化率测量会产生-3.0(1)和+4的J耦合常数。33(8)cm-1分别适用于3和4; Cu-Cl-Cu角分别为96.89(3)和96.11(5)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