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5'-(2,5-dimethyl-1,4-phenylene)bis(2-iodothiophene) | 1379804-0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5'-(2,5-dimethyl-1,4-phenylene)bis(2-iodothiophene)
英文别名
2,5-di(5-iodothien-2-yl)-1,4-dimethylbenzene;2-Iodo-5-[4-(5-iodothiophen-2-yl)-2,5-dimethylphenyl]thiophene
5,5'-(2,5-dimethyl-1,4-phenylene)bis(2-iodothiophene)化学式
CAS
1379804-09-7
化学式
C16H12I2S2
mdl
——
分子量
522.212
InChiKey
UWMFEPQGBPFPB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7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56.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5'-(2,5-dimethyl-1,4-phenylene)bis(2-iodothiophe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草酰氯 、 palladium diacetate 、 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100.0 ℃ 、1.5 MPa 条件下, 反应 30.0h, 生成 5,5'-(2,5-dimethyl-1,4-phenylene)bis(2-(chloromethyl)thiop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arylene precursors into photoluminescent phosphonates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etal oxides
    摘要:
    通过优化的四步程序,从不同芳基桥接的 5-iodothiophenes 中制备出了三种高荧光膦酸盐。这些化合物被固定在介孔氧化锆、氧化铝和二氧化钛颗粒上,以探测它们在表面的发光特性。利用液相或 MAS NMR 光谱、N2 物理吸附测量、ATR-IR 光谱和元素分析对有机化合物以及所获得的混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有机分子的发光强度一般更依赖于用于接枝的表面,而不是不同金属氧化物粉末的染料负载量。在所有涂覆的 TiO2 样品中都检测到了荧光熄灭,这很可能是由于这种半导体载体与其他表面相比具有不同的电子特性。所述方法表明,在探索了相应的有机膦酸盐与几种陶瓷界面的相互作用之后,荧光示踪剂可以轻松合成并应用于表面分析。
    DOI:
    10.1039/c2dt32553e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轻松获取带有荧光芳香核单元的溶胶-凝胶前体
    摘要:
    二、三和四噻吩基取代的多环芳族荧光团是通过简单快速的 Suzuki 耦合从不同的芳基二、芳基三或芳基四卤化物制备的。该反应针对以多克规模合成所需材料进行了优化。通过用N-碘代琥珀酰亚胺碘化将偶联产物转化为相应的碘化物。碘化物被证明是应用的通用起始材料,例如周期性介孔有机二氧化硅合成。通过使用非常有效的 Pd 介导的 C-Si 交叉偶联,它们被转化为各种新的三甲氧基甲硅烷基芳烃,并通过使用二聚 PdI 催化剂扩展到相应的噻吩溴化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 1H NMR、13C NMR、29Si NMR、ATR-IR 光谱和 HRMS 进行表征。
    DOI:
    10.1002/ejoc.2012000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双(2,2,2-三氯乙基))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氨氯地平-d4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S)-六氢-3H-1,2,3-苯并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卡洛芬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R)-3-甲基哌啶盐酸盐; (R)-2-苄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E)-2-氰基-3-[5-(2,5-二氯苯基)呋喃-2-基]-N-喹啉-8-基丙-2-烯酰胺 (8α,9S)-(+)-9-氨基-七氢呋喃-6''-醇,值90% (6R,7R)-7-苯基乙酰胺基-3-[(Z)-2-(4-甲基噻唑-5-基)乙烯基]-3-头孢唑啉-4-羧酸二苯甲基酯 (6-羟基嘧啶-4-基)乙酸 (6,7-二甲氧基-4-(3,4,5-三甲氧基苯基)喹啉) (6,6-二甲基-3-(甲硫基)-1,6-二氢-1,2,4-三嗪-5(2H)-硫酮)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R,Z)-3-(羟基((1R,2S,6S,8aS)-1,3,6-三甲基-2-((E)-prop-1-en-1-yl)-1,2,4a,5,6,7,8,8a-八氢萘-1-基)亚甲基)-5-(羟甲基)-1-甲基吡咯烷-2,4-二酮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氯-2,1,3-苯并噻二唑-4-基)-氨基甲氨基硫代甲酸甲酯一氢碘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4-(4-氯苯基)硫代)-10-甲基-7H-benzimidazo(2,1-A)奔驰(德)isoquinolin-7一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甲基环戊-1-烯-1-基)(吗啉-4-基)甲酮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5-二甲氧基-1,2,3,6-四氢哒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