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5-(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pent-2-enoic acid | 82495-5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5-(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pent-2-enoic acid
英文别名
——
(2E)-5-(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methylpent-2-enoic acid化学式
CAS
82495-51-0
化学式
C22H28O3Si
mdl
——
分子量
368.548
InChiKey
WEYQZAQVUICICG-ISLYRVA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8
  • 重原子数:
    26.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46.5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trichoverrin B and its conversion to verrucarin J
    摘要:
    DOI:
    10.1021/jo00138a04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二氧化碳催化炔烃的甲基化和加氢羰基化:α,β-不饱和羧酸的高效合成
    摘要:
    由不同的催化剂体系(例如基于Sc,Zr和Ni络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催化的各种炔烃的顺序加氢铝化或甲基铝化,以及随后的烯基铝物种被CO 2羧化已详细研究了由N-杂环卡宾(NHC)催化的铜催化剂。整个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氢铝化或甲基铝化反应,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和炔烃底物。随后的Cu催化的羧化反应继续保留了烯基铝物种的立体构型。所有反应都可以在一个反应​​罐中进行,以有效地提供具有良好控制构型的各种α,β-不饱和羧酸,这是以前报道的方法难以构建的。该方案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简单的一锅反应操作以及使用CO 2作为起始原料,因此在实践中可能很有用且具有吸引力。
    DOI:
    10.1002/chem.2013014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he trans-fusarinine scaffold
    作者:Samuel Bertrand、Olivier Duval、Jean-Jacques Hélesbeux、Gérald Larcher、Pascal Richomme
    DOI:10.1016/j.tetlet.2010.02.058
    日期:2010.4
    The trans-fusarinine backbone is a common feature encountered in many fungal siderophores. This monomer is notably the structural base of N-alpha-methyl coprogen B and dimerumic acid. Both siderophores are known to be secreted by Scedosporium apiospermum, an emerging pathogenic fungus studied for its high involvement in invasive infections of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The strategy developed here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trans-fusarinine scaffold reli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both N-hydroxyornithine and 3-anhydroxymevalonic acid subunits starting from L-ornithine and 3-butyn-1-ol, respectively. The coupling of these two building blocks led to the expected protected backbone. (c) 2010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