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氯二茂锆 | 1291-32-3

中文名称
二氯二茂锆
中文别名
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IV);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锆;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IV);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锆;二氯双(η5-2,4-环戊二烯-1-基)锆;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锆(二氯二茂锆);二氯化锆烯;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锆, 99+%;双环戊二烯基氯化锆
英文名称
zirconocene dichloride
英文别名
bis(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 dichloride;dichlorobis(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di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 dichloride;Cp2ZrCl2;Cl2Zr(cyclopentadienyl)2;dichlorobis(η5-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IV);bis(η5-cyclopentadienyl) zirconium dichloride;di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 chloride;ZrCp2Cl2;ZrCl2(η-C5H5)2;bis(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IV) dichloride;Cyclopenta-1,3-diene;zirconium(4+);dichloride;cyclopenta-1,3-diene;zirconium(4+);dichloride
二氯二茂锆化学式
CAS
1291-32-3
化学式
C10H10Cl2Zr
mdl
——
分子量
292.319
InChiKey
QMBQEXOLIRBNPN-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2-245 °C(lit.)
  • 沸点:
    124-125°C/15mm
  • 闪点:
    124-125°C/15mm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5 mg/m3; STEL 10 mg/m3NIOSH: IDLH 25 mg/m3; TWA 5 mg/m3; STEL 10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1.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没有已知危险反应,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2. 干燥的二氯二茂锆试剂对空气和湿气非常稳定,可以直接操作使用。建议在惰性气氛下保存。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389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3261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务必确保工作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10a7d341e731d64f22dc7b5dfb75a4ba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IV)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Di(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IV) dichloride
Zirconocene dichlor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Di(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IV) dichloride
别名
Zirconocene dichloride
: C10H10Cl2Zr
分子式
: 292.3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Bis(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 dichlori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291-32-3
No.) 215-066-8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氧化锆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记号(CAS
No.)
Bis(cyclopentadienyl 1291-32-3 PC- 5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zirconium dichloride TWA 化学有害因素
PC- 1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42 - 245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避潮。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醇类, 酸, 卤素, 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吸入: 无数据资料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腹膜内的 - 大鼠 - 3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ZH7525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二氯二茂锆 简介

二氯二茂锆是Kaminsky型催化体系的主要催化剂之一。该类催化剂在烯烃高聚反应中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和等规度,相关文献还报道了其用于烯烃齐聚的实例。同时,二氯二茂锆也是Negishi试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分子内双烯成环反应及分子间炔烃与烯烃的成环反应。

应用

二氯二茂锆(Cp2ZrCl2)可应用于不饱和聚合物的加氢反应,并在实验室研发和化工医药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制备 步骤1:环戊二烯基钠的制备
  • 在纯氮气保护下,于180℃热裂解双聚环戊二烯。
  • 收集40~42℃的环戊二烯单体,并储存在冰盐浴冷却的许林克瓶中备用。

在500 mL三口瓶内安装搅拌磁子、恒压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抽空并用纯氮气置换3次。随后,在该保护下加入4.6 g (0.2 mol)钠丝及40 mL THF。

  • 将25 mL(0.3 mol)新鲜环戊二烯加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并在室温条件下于20分钟内缓慢滴入三口瓶,继续反应1.5小时直至钠丝基本消失。此时,可得到淡黄色的环戊二烯基钠THF溶液。若无纯氮气保护,则会氧化为酱紫色溶液。
步骤2:二氯二茂锆的制备
  • 在500 mL三口瓶中加入搅拌磁子、恒压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抽空后用纯氮气置换3次。
  • 烧瓶中加入50 mL甲苯及22.3 g (0.1 mol) ZrCl4,开动搅拌制成悬浮液。
  • 将环戊二烯基钠的THF溶液滴加至恒压滴液漏斗中,在室温下滴入烧瓶,并保持反应溶液微沸。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2小时。

在50℃油浴加热条件下,减压蒸干溶剂并得到黄色固体。将固体放入索式提取器中,用CHCl3进行提取。

  • 在减压下蒸去大部分溶剂后冷却析出固体,过滤产物并使用少量CHCl3洗涤。最后,在真空干燥条件下获得白色晶体20.2 g,产率约为69%。
用途
  • 烯烃聚合催化剂:用于制备二茂锆化物的重要原料。
  • 合成多种早期过渡金属络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用途:

  • 制备二茂锆化物的原料;
  • 合成多种早期过渡金属络合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氯二茂锆 在 H2O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72%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Cyclopentadienyl complexes with hafnium and zirconium containing nitrate ligands
    摘要:
    DOI:
    10.1007/bf00953170
  • 作为产物:
    描述:
    (η5-C5H5)2Zr(H)(CH2Cy) 在 HCl 作用下, 以 正辛烷甲苯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二氯二茂锆
    参考文献:
    名称:
    Hydrogenation of alkylzirconium(IV) complexes: heterolytic activation of hydrogen by a homogeneous metal alkyl
    摘要:
    DOI:
    10.1021/ja00371a012
  • 作为试剂:
    描述:
    2-氯-2-甲基丙酸乙酯对甲酰基苯甲酸甲酯 在 chromium dichloride 、 二氯二茂锆1,8-双二甲氨基萘 、 bis(2-((R)-4-isopropyl-5,5-diphenyl-4,5-dihydrooxazol-2-yl)phenyl)amin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以76 %的产率得到methyl (S)-4-(3-ethoxy-1-hydroxy-2,2-dimethyl-3-oxopropyl)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铬催化不对称重整反应
    摘要:
    一种前所未有的 Cr 催化的醛与α-氯化酯和酰胺的不对称 Reformatsky 反应已经被开发出来,为有价值的手性β-羟基羰基化合物提供了模块化的途径。
    DOI:
    10.1002/anie.2024061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isible-Light-Induced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with Alkylzirconocenes from Unactivated Alkenes
    作者:Yadong Gao、Chao Yang、Songlin Bai、Xiaolei Liu、Qingcui Wu、Jing Wang、Chao Jiang、Xiangbing Qi
    DOI:10.1016/j.chempr.2019.12.010
    日期:2020.3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between naturally abundant sp3-hybridized carbon centers facilitate access to diverse molecules with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are among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reagents that are broadly used in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s. Although sp2-hybridize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are widely employed in cross-couplings, sp3-hybridized
    自然丰富的sp 3-杂化碳中心之间的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有助于获得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各种分子。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最强大的试剂之一,广泛用于碳-碳键的形成。尽管sp 2-杂化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广泛用于交叉偶联,但是sp 3-杂化的有机金属偶联剂的开发较少。在这里,我们报告可见光诱导的单个镍催化的C(sp 3)–C(sp 3),C(sp 3)–C(sp 2)和C(sp 3)–C(sp)使用烷基锆茂的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很容易从末端或内部未活化的烯烃通过加氢锆和链步反应就地生成。该方法温和,适用于多种底物,包括伯,仲,叔烷基,芳基,烯基,炔基卤化物和各种烯烃。机理研究表明,镍催化的自由基交叉偶联是一种新颖的途径,代表了锆锆茂的首次可见光诱导的转变。
  • Some metallabicyclo-octadienes and -nonadienes of dicyclopentadienyltitanium, - zirconium and -hafnium
    作者:Shahid M. Yousaf、Michael F. Farona、Raymond J. Shively、Wiley J. Youngs
    DOI:10.1016/0022-328x(89)87115-3
    日期:1989.3
    Titanocene, zirconocene, and hafnocene dichlorides were reduced in the presence of terminally disubstituted 1,6-heptadiyne or 1,7-octadiyne to produce dicyclopentadienylmetallabicyclooctadienes and -nonadienes. Th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1H and 13C NMR spectrometry, and (C5H5)2HfC7H6[Si(CH3)3]2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The compounds crystallized
    在末端双取代的1,6-庚二炔或1,7-辛二炔的存在下还原钛茂,二茂锆和no茂二氯化物,生成二环戊二烯基金属戊环辛二烯和-壬二烯。通过元素分析和1 H和13 C NMR光谱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并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C 5 H 5)2 HfC 7 H 6 [Si(CH 3)3 ] 2进行表征。在尺寸为a 10.214(2),b 12.213(2),c的晶胞中的三斜晶空间群P中结晶的化合物10.051(3)A,α79.53(2),β105.25(2),γ96.26(2)°,V 1187.2(5)3。细化做的目的是最终协议为3950个反射与˚F 0 2 3σ(˚F 0 2的)- [R (˚F)= 0.042
  • Metallocene derivatives of early transition metals. Part 4. Chemistry of the complexes [M(η-C<sub>5</sub>H<sub>5</sub>)<sub>2</sub>RR′][M = Ti, Zr, or Hf; R = CH<sub>2</sub>M′Me<sub>3</sub>(M′= C, Si, Ge, or Sn) or CH(SiMe<sub>3</sub>)<sub>2</sub>; R′= Cl or alkyl] and the X-ray structures of [Zr(η-C<sub>5</sub>H<sub>5</sub>)<sub>2</sub>(CH<sub>2</sub>M′Me<sub>3</sub>)<sub>2</sub>](M′= C or Si)
    作者:John Jeffery、Michael F. Lappert、N. Tuyet Luong-Thi、Maurice Webb、Jerry L. Atwood、William E. Hunter
    DOI:10.1039/dt9810001593
    日期:——
    metallocene(IV) halogeno-alkyls [M(η-C5H5)2RX][type (i) R = CH2SnMe3, X = Cl or Br, M = Ti (also X = I), Zr, or Hf; type (ii) R = CH2SiMe3, X = Cl or Br, M = Ti, Zr, or Hf; type (iii) R = CH2GeMe3, X = Cl, M = Ti] have been prepared either by intera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Grignard reagent and [M(η-C5H5)2Cl2] or from [M(η-C5H5)2RCl] and Mg(CH2SnMe3)X (Cl–X exchange). Metallocene(IV) dialkyls [M(η-C5H5)2RR′][type
    金属茂(IV)卤代烷基[M(η-C 5 H ^ 5)2 RX] [式(I)R = CH 2 SnMe 3,X = Cl或Br,M =的Ti(也X = I),锆或Hf; (ii)类型:R = CH 2 SiMe 3,X = Cl或Br,M = Ti,Zr或Hf;类型(III)R = CH 2 GEME 3,X =氯,M = TI]通过将适当的格氏试剂和的相互作用已经制备任一[M(η-C 5 H ^ 5)2氯2 ]或从[M( η-C 5 H ^ 5)2 RCl的]和Mg(CH 2 SnMe 3)X(Cl–X交换)。金属茂化合物(IV),二烷基[M(η-C 5 H ^ 5)2 RR'] [式(IV)R = CH 2 SnMe 3 = R',M =钛,锆,或Hf; (v)式为:R = CH 2 SnMe 3,R′= CH 2 SiMe 3,M = Ti,Zr或Hf。类型(vi)R = CH 2 CMe
  • Chemoselective reduction of isothiocyanates to thioformamides mediated by the Schwartz reagent
    作者:Karen de la Vega-Hernández、Raffaele Senatore、Margherita Miele、Ernst Urban、Wolfgang Holzer、Vittorio Pace
    DOI:10.1039/c8ob02312c
    日期:——
    through the partial reduction of isothiocyanates with the in situ generated Schwartz reagent. The high electrophilicity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enables the straightforward addition of the hydride ion, thus constituting a reliable and high-yielding method for obtaining variously functionalized thioformamides. Sensitive chemical groups to the redu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nitro, ester, alkene, azo, azide and
    通过完全原位生成的Schwartz试剂将异硫氰酸酯部分还原,可以轻松地在完全化学控制下制备硫代甲酰胺。起始材料的高亲电性使氢化物离子的直接添加成为可能,从而构成了一种可靠且高产率的方法,可用于获得各种官能化的硫代甲酰胺。对还原条件敏感的化学基团,例如硝基,酯,烯烃,偶氮,叠氮化物和酮基,不会干扰该方法的化学选择性。此外,起始材料中体现的立体化学信息完全保留在最终产品中。还简要讨论了所选硫代甲酰胺模板的合成潜力。
  • Paramagnetic Titanium(III) and Zirconium(III) Metallocene Complexes as Precatalysts for the Dehydrocoupling/Dehydrogenation of Amine-Boranes
    作者:Holger Helten、Barnali Dutta、James R. Vance、Matthew E. Sloan、Mairi F. Haddow、Stephen Sproules、David Collison、George R. Whittell、Guy C. Lloyd-Jones、Ian Manners
    DOI:10.1002/anie.201207903
    日期:2013.1.2
    Complexes of Group 4 metallocenes in the +3 oxidation state and amidoborane or phosphidoborane function as efficient precatalysts for the dehydrocoupling/dehydrogenation of amine–boranes, such as Me2NH⋅BH3 (see scheme). Such TiIII–amidoborane complexes are generated in [Cp2Ti]‐catalyzed amine–borane dehydrocoupling reactions, for which diamagnetic MII and MIV species have been previously postulated
    处于+3氧化态的第4组金属茂与酰胺基硼烷或磷基硼烷的络合物可作为胺-硼烷的脱氢偶联/脱氢反应的有效预催化剂,例如Me 2 NH·BH 3(参见方案)。此类Ti III-氨基硼烷络合物是在[Cp 2 Ti]催化的胺-硼烷脱氢偶联反应中生成的,先前已假定抗磁性M II和M IV物质为预催化剂和中间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