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Oxo-1,2,3,4-tetrahydro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 | 133469-4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Oxo-1,2,3,4-tetrahydro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2-Oxo-1,2,3,4-tetrahydro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2-oxo-3,4-dihydro-1H-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
2-Oxo-1,2,3,4-tetrahydro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133469-42-8
化学式
C7H6N4O
mdl
——
分子量
162.151
InChiKey
QWQHSPZOOZVLP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70.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Oxo-1,2,3,4-tetrahydro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劳森试剂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5%的产率得到2-Thioxo-1,2,3,4-tetrahydro-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强抗肿瘤活性的2,8-二取代的咪唑并[1,5-a]嘧啶的合成。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十七种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1,2,3,4-四氢咪唑并[1,5-a]嘧啶衍生物作为潜在的抗肿瘤剂,并进行了新的闭环反应。筛选了它们对小鼠白血病L1210和人口腔表皮样癌KB细胞系的活性,并讨论了其结构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发现8-thiocarbamoyl-1,2,3,4-四氢咪唑并[1,5-a]嘧啶-2(1H)-硫酮(8c)的活性与5-氟尿嘧啶对L1210和KB细胞的活性相当。分子中同时存在带有巯基的2-thioxo和8-substant对L1210和KB细胞的细胞毒性至关重要。开发了在8c中引入C-3和C-4之间的双键的新方法。3的介绍,4-双键增加了对L1210的活性,但对KB细胞的活性降低了4倍。进一步评价了化合物8c和8-硫代氨基甲酰基-1,2-二氢咪唑并[1,5-a]嘧啶-2(1H)-硫酮(11c)对人实体瘤和白血病细胞系的细胞毒性。3,4-双键的饱和导致针对测试的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显着增加。
    DOI:
    10.1021/jm980731y
  • 作为产物:
    描述:
    3-(5-Amino-4-cyano-imidazol-1-yl)-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7%的产率得到2-Oxo-1,2,3,4-tetrahydroimidazo<1,5-a>pyrimidine-8-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Intramolecular Cyclisation of 5-Aminoimidazolealkanoates and Their Conversion to Purine Derivatives
    摘要:
    中文翻译:报道了从适当取代的5-氨基咪唑前体合成乙基(9-次黄嘌呤基)-和(9-腺嘌呤基)乙酸酯,乙基3-(9-次黄嘌呤基)-和3-(9-腺嘌呤基)丙酸酯,以及乙基2-(9-次黄嘌呤基)-和2-(9-腺嘌呤基)丙酸酯的方法。咪唑的环合作用还导致了咪唑并嘧啶和新型咪唑并咪唑的形成。
    DOI:
    10.1055/s-1991-264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