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t-butyldimethylsilanyloxy-N,N-diethylhex-2-ynamide | 929277-4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t-butyldimethylsilanyloxy-N,N-diethylhex-2-ynamide
英文别名
6-[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N,N-diethylhex-2-ynamide
6-t-butyldimethylsilanyloxy-N,N-diethylhex-2-ynamide化学式
CAS
929277-41-8
化学式
C16H31NO2Si
mdl
——
分子量
297.513
InChiKey
JZXFQYKPSXISH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3.5±44.0 °C(Predicted)
  • 密度:
    0.92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t-butyldimethylsilanyloxy-N,N-diethylhex-2-ynamide 在 Lindlar's catalyst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Z-6-t-butyldimethylsilanyloxy-N,N-diethylhex-2-enamide 、 E-6-t-butyldimethylsilanyloxy-N,N-diethylhex-2-e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对烯烃系链慕尼黑鼠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摘要:
    N-酰基氨基酸的化学选择性活化,慕尼黑酮生成,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和开环的序列有效地产生了官能化的多环结构,例如环戊[ b ]吡咯或两性离子双环[4.3.0]壬烷或双环[3.3]。 [0]在一个操作中给出了辛烷值。这些两性离子物质是首次分离,然后还原为双环氨基醇。考察了双极亲和物和慕尼黑酮的取代对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如果未活化的或贫电子的烯烃都可以在慕尼黑(4,R 2=烯烃系链),而只有位置2(2,R 3 =烯烃系链)的电子贫烯可成功进行环加成。同样,在位置2处被苯基(2,R 3 = Ph)取代的慕尼黑橡胶显示出显着的反应活性,而在位置4(2,R 2 = Ph)处的苯基具有非常有限的作用。
    DOI:
    10.1021/jo061556t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对烯烃系链慕尼黑鼠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摘要:
    N-酰基氨基酸的化学选择性活化,慕尼黑酮生成,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和开环的序列有效地产生了官能化的多环结构,例如环戊[ b ]吡咯或两性离子双环[4.3.0]壬烷或双环[3.3]。 [0]在一个操作中给出了辛烷值。这些两性离子物质是首次分离,然后还原为双环氨基醇。考察了双极亲和物和慕尼黑酮的取代对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如果未活化的或贫电子的烯烃都可以在慕尼黑(4,R 2=烯烃系链),而只有位置2(2,R 3 =烯烃系链)的电子贫烯可成功进行环加成。同样,在位置2处被苯基(2,R 3 = Ph)取代的慕尼黑橡胶显示出显着的反应活性,而在位置4(2,R 2 = Ph)处的苯基具有非常有限的作用。
    DOI:
    10.1021/jo061556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ect of Substitution on the 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lkene Tethered Münchnones
    作者:Guillaume Bélanger、Myriam April、Étienne Dauphin、Stéphanie Roy
    DOI:10.1021/jo061556t
    日期:2007.2.1
    dipolarophile and the münchnone on the intramolecular cycloaddition outcome was examined. It was found that either nonactivated or electron-poor alkenes can react with the münchnone if these alkenes are tethered at position 4 on the münchnone (2, R2 = alkene tether), whereas only an electron-poor alkene at position 2 (2, R3 = alkene tether) could undergo successful cycloaddition. Also, münchnones substituted
    N-酰基氨基酸的化学选择性活化,慕尼黑酮生成,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和开环的序列有效地产生了官能化的多环结构,例如环戊[ b ]吡咯或两性离子双环[4.3.0]壬烷或双环[3.3]。 [0]在一个操作中给出了辛烷值。这些两性离子物质是首次分离,然后还原为双环氨基醇。考察了双极亲和物和慕尼黑酮的取代对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如果未活化的或贫电子的烯烃都可以在慕尼黑(4,R 2=烯烃系链),而只有位置2(2,R 3 =烯烃系链)的电子贫烯可成功进行环加成。同样,在位置2处被苯基(2,R 3 = Ph)取代的慕尼黑橡胶显示出显着的反应活性,而在位置4(2,R 2 = Ph)处的苯基具有非常有限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