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4-(tert-butyldiphenylsililoxy)-2-methylbutyric acid | 142387-1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4-(tert-butyldiphenylsililoxy)-2-methylbutyric acid
英文别名
(R)-4-(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2-methylbutanoic acid
(-)-(R)-4-(tert-butyldiphenylsililoxy)-2-methylbutyric acid化学式
CAS
142387-15-3
化学式
C21H28O3Si
mdl
——
分子量
356.537
InChiKey
BGOMWPOXAFJWJZ-QGZVFWF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6.7±37.0 °C(Predicted)
  • 密度:
    1.0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7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46.5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S,S)-(+)-伪麻黄碱作为手性助剂的共轭加成反应中,使用杂芳基-锂试剂作为羟羰基阴离子当量;3-取代吡咯烷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有效的方案,可以使用(S,S)-(+)-伪麻黄碱作为手性助剂,利用杂芳基部分和羧酸酯基团之间的合成等价物。该方案被用作3-取代的吡咯烷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中的关键步骤,其中在除去手性助剂后,杂芳基部分被转化为羧酸酯基团,随后被还原和双亲核取代。或者,也可以通过将有机锂试剂与衍生自相同手性的α,β,γ,δ-不饱和酰胺的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来获得相同类型的杂环骨架,但具有相反的绝对构型。辅助,然后手性辅助去除,臭氧分解和还原胺化/分子内亲核取代序列。
    DOI:
    10.1021/jo302438k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broad-spectrum inhibition of metallo-β-lactamases by thiols
    摘要:
    由于金属δ-内酰胺酶(MBL)结构的多样性和这些酶对金属利用的差异,开发广谱金属δ-内酰胺酶(MBL)抑制剂具有挑战性。通过对结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非定点质谱分析,确定了可抑制所有三个亚类中具有代表性的 MBL 的硫醇:B1、B2 和 B3。溶液分析确定了广谱抑制剂,包括对 CphA MBL(嗜水气单胞菌)的强效抑制剂。结构研究表明,正如在其他 B1 和 B3 MBL 中观察到的那样,L1 MBL 硫醇的抑制作用涉及金属螯合。有证据表明,某些硫醇对 CphA 酶的抑制作用并非如此;CphAâZnâ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硫醇与锌不相互作用的结合模式。这些结构数据有助于设计和生产更多更有效的抑制剂。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合理广谱的 MBL 抑制剂是有可能的。
    DOI:
    10.1039/b802311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wards the Synthesis of Calyculin: A Synthetic Intermedi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C(26)-C(37) Fragment
    作者:Henry A. Vaccaro、Daniel E. Levy、Akiyoshi Sawabe、Thomas Jaetsch、Satoru Masamune
    DOI:10.1016/0040-4039(92)88107-g
    日期:1992.4
    The synthetic intermediate 2 corresponding to the C(26)-C(37) fragment of calyculin A (1) has been synthesized. Key transformations include the efficient one-pot construction of the oxazole system embedded in 1 without epimerization-alpha [C(30)] to the ring, and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the dimethylamine by opening an N-methyllactam with Meerwein's reagent and trapping the resultant methylamine with formaldehyd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