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吩类聚合物的合成可以分为化学氧化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两大类。在化学聚合过程中,单体浓度、氧化剂或还原剂性质、聚合温度、聚合气氛、掺合剂性质及掺杂程度等众多因素将影响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应用这类聚合物主要应用于传感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等领域。这些电活性与光活性聚合物通常基于噻吩、吡咯、苯并、咔唑或其他芳环、芳杂环单元的聚合物。2-溴-5-正丙基噻吩作为一类重要的电致变色共轭聚合物,因其高电子导电性和良好的氧化还原特性,在可见与红外区域具有快速响应时间、显著稳定性及高对比度而备受关注。此外,通过调整聚合物链结构,这种化合物还能够展示不同的电致变色特性。
制备方法2-溴-5-正丙基噻吩的合成方法可分为化学法和电化学法两大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FeCl氧化法,对绝大多数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都有很强的适用性。在这个过程中,FeCl既是氧化剂又是掺杂剂,有助于聚合物的形成。尽管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过程相对复杂,难以制备薄膜且膜厚较难控制。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2-丙基噻吩 | 2-propylthiophene | 1551-27-5 | C7H10S | 126.222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5-溴-噻吩-2-基)-1-丙酮 | 1-(5-bromothiophen-2-yl)propan-1-one | 32412-39-8 | C7H7BrOS | 219.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