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O-2,6-dichlorophenyl-2,3,4,6-tetra-O-benzyl-β-D-glucopyranose | 1161421-6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O-2,6-dichlorophenyl-2,3,4,6-tetra-O-benzyl-β-D-glucopyranose
英文别名
(2S,3R,4S,5R,6R)-2-(2,6-dichlorophenoxy)-3,4,5-tris(phenylmethoxy)-6-(phenylmethoxymethyl)oxane
1-O-2,6-dichlorophenyl-2,3,4,6-tetra-O-benzyl-β-D-glucopyranose化学式
CAS
1161421-60-8
化学式
C40H38Cl2O6
mdl
——
分子量
685.644
InChiKey
PIJOVVZGMQXXSB-PIOUWGH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6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6-二氯苯酚2,3,4,6-四-O-苯基-Alpha-D-吡喃葡萄糖基三氯乙酰亚氨酸 在 Pd(CH3CN)4(BF4)2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1-O-2,6-dichlorophenyl-2,3,4,6-tetra-O-benzyl-β-D-glucopyranose 、 1-O-2,6-dichlorophenyl-2,3,4,6-tetra-O-benzyl-α-D-glucopy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没有C(2)-酯基的情况下选择性形成β- O-芳基糖苷
    摘要:
    立体选择性合成β- O-芳基糖苷的通用方法的开发,该方法利用阳离子钯(II)催化剂的性质代替C(2)-酯导向基团的性质来控制β-选择性描述。这种β-糖基化反应具有很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并且需要2–3 mol%的Pd(CH 3 CN)4(BF 4)2在室温下活化糖基三氯乙酰亚氨酸酯供体。目前的方法已应用于具有在C(2)位置掺入非定向基团的d-葡萄糖,d-半乳糖和d-木糖供体,以提供O芳基糖苷具有良好至极好的β选择性。另外,它的应用广泛用于给电子,吸电子和受阻酚。该反应可能通过七元环中间体进行,其中钯催化剂与给体的C(1)-三氯乙亚氨酸氮和C(2)-氧均配位,从而阻断了α-面。结果,苯酚亲核试剂优先接近活化的供体的顶面,导致β- O-芳基糖苷的形成。
    DOI:
    10.1021/jo90028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engineering Chemical Glycosylation: Direct, Metal-Free Anomeric O-Arylation of Unactivated Carbohydrates
    作者:Nicola Lucchetti、Ryan Gilmour
    DOI:10.1002/chem.201804416
    日期:2018.11.2
    in glycobiology, effective routes to well‐defined carbohydrate probes must be developed. For over a century, glycosyla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anomeric Csp3−O acetal junction in glycostructures. A dissociative mechanistic spectrum spanning SN1 and SN2 is frequently operational thereby reducing the efficiency. By reengineering this fundamental process, an orthogonal disconnection
    为了维持糖生物学的创新,必须开发出有效的途径来定义明确的碳水化合物探针。一个多世纪以来,糖基化一直以糖结构中异头Csp 3 -O缩醛连接的形成为主导。跨越S N 1和S N的解离机制谱图2的设备经常操作,从而降低了效率。通过对这一基本过程进行重新设计,正交断开使得缩醛可以直接由还原糖形成,而无需进行底物预功能化。稳定的芳基碘鎓盐的使用有助于正式的OH功能化反应。这可使乳糖醇在环境温度下进行温和的,无金属的芳基化反应。除具有生物相关性的二糖和三糖(高达85%)外,还使用多种吡喃糖苷和呋喃糖苷单糖验证了转化效率。使用了增强异头作用的氟化机械探针。可以设想,该策略将证明在基于底物的立体控制下构建复杂的乙缩醛是可扩展的。
  • Selective Formation of β-<i>O</i>-Aryl Glycosides in the Absence of the C(2)-Ester Neighboring Group
    作者:Matthew J. McKay、Benjamin D. Naab、Gregory J. Mercer、Hien M. Nguyen
    DOI:10.1021/jo9002807
    日期:2009.7.3
    electron-withdrawing, and hindered phenols. The reaction is likely to proceed through a seven-membered ring intermediate, wherein the palladium catalyst coordinates to both C(1)-trichloroacetimidate nitrogen and C(2)-oxygen of the donor, blocking the α-face. As a result, the phenol nucleophile preferentially approaches to the top face of the activated donor, leading to formation of the β-O-aryl glycoside.
    立体选择性合成β- O-芳基糖苷的通用方法的开发,该方法利用阳离子钯(II)催化剂的性质代替C(2)-酯导向基团的性质来控制β-选择性描述。这种β-糖基化反应具有很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并且需要2–3 mol%的Pd(CH 3 CN)4(BF 4)2在室温下活化糖基三氯乙酰亚氨酸酯供体。目前的方法已应用于具有在C(2)位置掺入非定向基团的d-葡萄糖,d-半乳糖和d-木糖供体,以提供O芳基糖苷具有良好至极好的β选择性。另外,它的应用广泛用于给电子,吸电子和受阻酚。该反应可能通过七元环中间体进行,其中钯催化剂与给体的C(1)-三氯乙亚氨酸氮和C(2)-氧均配位,从而阻断了α-面。结果,苯酚亲核试剂优先接近活化的供体的顶面,导致β- O-芳基糖苷的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