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but-2-en-1-yl 6-((tetrahydro-2H-pyran-2-yl)oxy)hexanoate | 1258541-1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but-2-en-1-yl 6-((tetrahydro-2H-pyran-2-yl)oxy)hexanoate
英文别名
——
3-methylbut-2-en-1-yl 6-((tetrahydro-2H-pyran-2-yl)oxy)hexanoate化学式
CAS
1258541-16-0
化学式
C16H28O4
mdl
——
分子量
284.396
InChiKey
YXWNKSPVINRIR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44.7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but-2-en-1-yl 6-((tetrahydro-2H-pyran-2-yl)oxy)hexanoat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甲醇氯仿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6%的产率得到3-methylbut-2-en-1-yl 6-hydroxyhex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transport activity, membrane localization, and dynamics of oligoester ion channels containing diphenylacetylene units
    摘要:
    制备了四种新型线性寡聚酯,其中包含二苯乙炔单元,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离子通道形成能力。囊泡中的活性受到整体长度的强烈影响;最长的化合物几乎是非活性的。平面双层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都能够形成通道,但导电性发生规律性阶跃变化取决于二苯乙炔单元在寡聚酯中的位置以及电解质的影响。利用二苯乙炔单元的内在荧光来探测聚集和膜定位。单体(320nm)和激基(380nm)发射均被铜离子猝灭;来自水相聚集体的激基发射被猝灭的效果非常显著。单体和激基发射强度的时间依赖变化表明,二苯乙炔单元从水相聚合物缓慢转移到膜结合的单体中,随后膜结合的激基发射逐渐增强。后者物种不受水相铜离子的猝灭。这些物种和过程对简单寡聚酯形成离子通道机制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DOI:
    10.1039/c0ob00194e
  • 作为产物:
    描述:
    6-<(tetrahydropyranyl)oxy>hexanoic acid异戊烯醇1-羟基苯并三唑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74%的产率得到3-methylbut-2-en-1-yl 6-((tetrahydro-2H-pyran-2-yl)oxy)hex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transport activity, membrane localization, and dynamics of oligoester ion channels containing diphenylacetylene units
    摘要:
    制备了四种新型线性寡聚酯,其中包含二苯乙炔单元,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离子通道形成能力。囊泡中的活性受到整体长度的强烈影响;最长的化合物几乎是非活性的。平面双层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都能够形成通道,但导电性发生规律性阶跃变化取决于二苯乙炔单元在寡聚酯中的位置以及电解质的影响。利用二苯乙炔单元的内在荧光来探测聚集和膜定位。单体(320nm)和激基(380nm)发射均被铜离子猝灭;来自水相聚集体的激基发射被猝灭的效果非常显著。单体和激基发射强度的时间依赖变化表明,二苯乙炔单元从水相聚合物缓慢转移到膜结合的单体中,随后膜结合的激基发射逐渐增强。后者物种不受水相铜离子的猝灭。这些物种和过程对简单寡聚酯形成离子通道机制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DOI:
    10.1039/c0ob00194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