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1-methyl-1H-1,2,3-triazol-4-yl)phthalazine | 1600531-6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1-methyl-1H-1,2,3-triazol-4-yl)phthalazine
英文别名
1,4-Bis(1-methyltriazol-4-yl)phthalazine;1,4-bis(1-methyltriazol-4-yl)phthalazine
1,4-bis(1-methyl-1H-1,2,3-triazol-4-yl)phthalazine化学式
CAS
1600531-69-8
化学式
C14H12N8
mdl
——
分子量
292.303
InChiKey
OBTTXMUGOGRTG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87.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bis(1-methyl-1H-1,2,3-triazol-4-yl)phthalazine三氟甲烷磺酸甲酯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4-(1,3-dimethyl-1H-1,2,3-triazol-3-ium-4-yl)-2-methyl-1-(1-methyl-1H-1,2,3-triazol-4-yl)phthalazin-2-ium ditrif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核钌配合物,其中包含新的促进金属与金属相互作用的邻位酞菁双(三唑)配位体†
    摘要:
    由于它们在氧化还原活性双核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中作为桥联配体的适用性,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含氮杂环配体的广泛关注。出于这个目的,我们报告了新型酞嗪-三唑配体(1,4-双(1-甲基-1 H -1,2,3-三唑-4-基)酞嗪的合成和完整表征。此外,我们表明,该N-杂环配体的酞嗪氮原子比三唑基团对烷基化剂的反应性更高。新钌(II已经获得了含有该配体的复合物,并在结构和电化学上进行了表征。配体施加的几何形状允许两个钌中心非常靠近地放置,因此可以进行有效的空间相互作用,这对于电子转移过程至关重要。
    DOI:
    10.1039/c3nj01209c
  • 作为产物:
    描述:
    1,4-diiodophthalazi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potassium carbonatecaesium carbonatesodium ascorb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5.08h, 生成 1,4-bis(1-methyl-1H-1,2,3-triazol-4-yl)phthal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核钌配合物,其中包含新的促进金属与金属相互作用的邻位酞菁双(三唑)配位体†
    摘要:
    由于它们在氧化还原活性双核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中作为桥联配体的适用性,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含氮杂环配体的广泛关注。出于这个目的,我们报告了新型酞嗪-三唑配体(1,4-双(1-甲基-1 H -1,2,3-三唑-4-基)酞嗪的合成和完整表征。此外,我们表明,该N-杂环配体的酞嗪氮原子比三唑基团对烷基化剂的反应性更高。新钌(II已经获得了含有该配体的复合物,并在结构和电化学上进行了表征。配体施加的几何形状允许两个钌中心非常靠近地放置,因此可以进行有效的空间相互作用,这对于电子转移过程至关重要。
    DOI:
    10.1039/c3nj01209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nuclear ruthen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a new ditopic phthalazin-bis(triazole) ligand that promotes metal–metal interactions
    作者:Joan Aguiló、Atena Naeimi、Roger Bofill、Helge Mueller-Bunz、Antoni Llobet、Lluís Escriche、Xavier Sala、Martin Albrecht
    DOI:10.1039/c3nj01209c
    日期:——
    N-containing ligands due to their applicability as bridging ligands in the synthesis of redox active dinuclear metal complexes. With this aim,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ful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hthalazine-triazole ligand (1,4-bis(1-methyl-1H-1,2,3-triazol-4-yl)phthalazine). Moreover, we show that the phthalazine nitrogen atoms of this N-heterocyclic ligand are more reactive towards alkylating
    由于它们在氧化还原活性双核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中作为桥联配体的适用性,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含氮杂环配体的广泛关注。出于这个目的,我们报告了新型酞嗪-三唑配体(1,4-双(1-甲基-1 H -1,2,3-三唑-4-基)酞嗪的合成和完整表征。此外,我们表明,该N-杂环配体的酞嗪氮原子比三唑基团对烷基化剂的反应性更高。新钌(II已经获得了含有该配体的复合物,并在结构和电化学上进行了表征。配体施加的几何形状允许两个钌中心非常靠近地放置,因此可以进行有效的空间相互作用,这对于电子转移过程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