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bromo-2-propyl-1H-benzo[d]imidazole | 1575-3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bromo-2-propyl-1H-benzo[d]imidazole
英文别名
4(7)-Brom-2-propyl-benzimidazol;4-bromo-2-propyl-1H-benzimidazole
4-bromo-2-propyl-1H-benzo[d]imidazole化学式
CAS
1575-33-3
化学式
C10H11BrN2
mdl
——
分子量
239.115
InChiKey
KORHFKWKVOIHB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2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bromo-2-propyl-1H-benzo[d]imidazole 在 benzotriazol-1-yloxyl-tris-(pyrrolid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sodium hydrid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86h, 生成 4’-((4-bromo-2-propyl-1H-benzo[d]imidazole-1-yl)methyl)-[1,10-biphenyl]-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非细胞毒性细胞死亡调节剂克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
    摘要:
    最近的研究检查了通过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联合治疗克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伊马替尼耐药的可能性。吡格列酮是一种完整的PPARγ激动剂,通过逐渐消除残留的CML干细胞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为了评估PPARγ激动剂的药理学特征对规避耐药性的重要性,部分PPARγ激动剂4'-(((2-丙基-1H-苯并[d]咪唑-1-基)甲基]-[1,1]研究了替米沙坦衍生的'-联苯基] -2-羧酸和其他相关衍生物。带有[1,1'-联苯] -2-羧酰胺部分的4-取代的苯并咪唑衍生物使K562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治疗敏感。尤其是衍生物18a-f,在10μM时不会激活PPARγ超过40%的细胞,从而恢复了伊马替尼在这些细胞中的细胞毒性。细胞死亡调节特性高于吡格列酮。有趣的是,所有新化合物对非耐药性和耐药性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他们仅与伊马替尼联用才发挥抗肿瘤作用。
    DOI:
    10.1016/j.ejmech.2019.111748
  • 作为产物:
    描述:
    4-amino-2-propyl-1H-benzo[d]imidazole氢溴酸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35%的产率得到4-bromo-2-propyl-1H-benzo[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非细胞毒性细胞死亡调节剂克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
    摘要:
    最近的研究检查了通过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联合治疗克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伊马替尼耐药的可能性。吡格列酮是一种完整的PPARγ激动剂,通过逐渐消除残留的CML干细胞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为了评估PPARγ激动剂的药理学特征对规避耐药性的重要性,部分PPARγ激动剂4'-(((2-丙基-1H-苯并[d]咪唑-1-基)甲基]-[1,1]研究了替米沙坦衍生的'-联苯基] -2-羧酸和其他相关衍生物。带有[1,1'-联苯] -2-羧酰胺部分的4-取代的苯并咪唑衍生物使K562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治疗敏感。尤其是衍生物18a-f,在10μM时不会激活PPARγ超过40%的细胞,从而恢复了伊马替尼在这些细胞中的细胞毒性。细胞死亡调节特性高于吡格列酮。有趣的是,所有新化合物对非耐药性和耐药性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他们仅与伊马替尼联用才发挥抗肿瘤作用。
    DOI:
    10.1016/j.ejmech.2019.1117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NEW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M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
    申请人:SCHERING AKTIENGESELLSCHAFT BERLIN UND BERGKAMEN
    公开号:WO1991013063A1
    公开(公告)日:1991-09-05
    (DE) Die Erfindung betrifft Benzimidazolderivate der Formel (I), worin R1 H, C1-C3-Alkyl, Br oder OH, R2 H, COOH, CH2OH oder OH, wobei R1 und R2 nicht gleichzeitig Wasserstoff sein können und R1 nicht CH3 sein kann, wenn R2 und R3 gleichzeitig Wasserstoff bedeuten, oder R2 CH2OH bedeutet, R3 Wasserstoff oder Fluor und R4 COOH oder 2-Tetrazolyl sowie deren Säure- oder Basenadditionssalze bedeut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pharmazeutische Verwendung.(E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of formula (I), where R1 stands for H, C1-C3 alkyl, Br or OH, R2 stands for H, COOH, CH2OH or OH, where R1 and R2 cannot stand for hydrogen simultaneously and R1 cannot be CH3 if R2 and R3 both stand for hydrogen simultaneously, or R2 stands for CH2OH, R3 stands for hydrogen or fluorine and R4 stands for COOH or 2-tetrazolyl, as well as their acid or base addition salt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m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FR) L'invention concerne des dérivés de benzimidazole de la formule (I), dans laquelle R1 représente H, C1-C3-alkyle, Br ou OH, R2 représente H, COOH, CH2OH ou OH, où R1 et R2 ne peuvent pas être simultanément hydrogène et R1 ne peut pas être CH3 si R2 et R3 représentent simultanément hydrogène, ou R2 représente CH2OH, R3 représente hydrogène ou fluor et R4 représente COOH ou 2-tétrazolyle, ainsi que leurs sels d'addition d'acide ou de base, le procédé de leur fabrication et leur utilisation pharmaceutique.
    这项发明涉及一种苯并咪唑生物,其化学式为(I),其中 R1 表示 H、C1-C3-烷基、Br 或 OH;R2 表示 H、COOH、CH2OH 或 OH。这里 R1 和 R2 不能同时表示氢,同时如果 R2 和 R3 表示氢,或者 R2 表示 CH2OH 且 R3 表示氢或,那么 R4 表示 COOH 或 2-四azole基,或者它们的酸或碱添加盐。该发明涉及制备其的方法和药用用途。
  • Tackling resistance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Novel cell death modulators with improved efficacy
    作者:Anna M. Schoepf、Stefan Salcher、Petra Obexer、Ronald Gust
    DOI:10.1016/j.ejmech.2021.113285
    日期:202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