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acetyl-4,4-dimethyloxazolidine-2-thione | 150968-1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cetyl-4,4-dimethyloxazolidine-2-thione
英文别名
1-(4,4-Dimethyl-2-sulfanylidene-1,3-oxazolidin-3-yl)ethanone
N-acetyl-4,4-dimethyloxazolidine-2-thione化学式
CAS
150968-17-5
化学式
C7H11NO2S
mdl
——
分子量
173.236
InChiKey
JHYQGWOORJKKO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61.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acetyl-4,4-dimethyloxazolidine-2-thione 、 (3R,5R)-5-((5S,6R)-6-((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2,3,3,9,9,10,10-octamethyl-4,8-dioxa-3,9-disilaundecan-5-yl)-3-methyltetrahydrofuran-2-yl acetate 在 四氯化钛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7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高效合成两性类化合物C,C2和F的C(1)-C(9)片段
    摘要:
    通过使用手性醛与甲硅烷氧基呋喃进行乙烯基键合的Mukaiyama醛醇缩合反应,以及通过将内酯衍生物的C-糖基化与乙酰基恶唑烷硫酮。从现有的手性乙醛-甘油醛中,所有立体异构中心均在合成过程中被完美诱导。C(1)-C(9)片段以10个步骤在C(9)合成为乙烯基锡烷,收率为16%。
    DOI:
    10.1021/ol1021228
  • 作为产物:
    描述:
    4,4-二甲基恶唑-2-硫乙酰氯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67h, 以80%的产率得到N-acetyl-4,4-dimethyloxazolidine-2-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非手性恶唑烷-2-硫酮的合成及在选择性制备反式2,5-二取代四氢呋喃中的应用
    摘要:
    在乳醇乙酸酯的 C-糖基化中使用非手性 N-乙酰恶唑烷-2-硫酮使我们能够以高非对映选择性制备预期的反式 2,5-二取代四氢呋喃。报道了一项基于 N-乙酰恶唑烷-2-硫酮的空间位阻作用的研究。(©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DOI:
    10.1002/ejoc.2008009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phidinolides F and C2: An Odyssey in Total Synthesis
    作者:Laurent Ferrié、Ismaila Ciss、Johan Fenneteau、Sara Vallerotto、Matar Seck、Bruno Figadère
    DOI:10.1021/acs.joc.1c02458
    日期:2022.1.21
    desulfonylation sequence. Our convergent strategy allowed the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F and enabled a new unifying route toward the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s C, C2, and C3 using a late-stage divergent approach. Although there were unsatisfying yields at some critical steps, our work culminated into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C2.
    Amphidinolides F、C、C2 和 C3 是从甲藻Amphidinium物种中分离出来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共享相同的大环内酯核心,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侧链水平。这些ampphidinolides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在大环内酯核心内存在两个反式-THF环,这被认为是通过用N-乙酰基恶唑啉硫酮的烯醇钛进行C-糖基化而构建的。因此,它们全合成的最初策略是基于对应于 C 1 –C 9、C 10 –C 19和 C 20 –C 29或 C 20的三个主要片段的组装-C 34断开连接。尽管所有片段的合成都是成功的,但 C 19和 C 20之间的 C-糖基化反应被证明是一个问题。因此,设计了第二条路线。C 17和 C 18之间的新断开是基于砜加成和脱磺酰基序列。我们的收敛策略允许全合成氨苯环内酯 F,并为使用后期发散方法合成氨苯环内酯 C、C2 和 C3 开辟了一条新的统一路线。尽管在一些关键步骤的
  • PROCESS FOR PRODUCING 4-SUBSTITUTED AZETIDINONE DERIVATIVE
    申请人:NIPPON SODA CO., LTD.
    公开号:EP0573667B1
    公开(公告)日:2001-06-13
  • US5731431A
    申请人:——
    公开号:US5731431A
    公开(公告)日:1998-03-24
  • Synthesis and Use of Achiral Oxazolidine-2-thiones in Selective Preparation of<i>trans</i>2,5-Disubstituted Tetrahydrofurans
    作者:Gaël Jalce、Xavier Franck、Bruno Figadère
    DOI:10.1002/ejoc.200800907
    日期:2009.1
    The use of achiral N-acetyloxazolidine-2-thiones in the C-glycosylation of lactol acetates has allowed us to prepare with high diastereoselectivity the expected trans 2,5-disubstituted tetrahydrofurans. A study based on the role of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the N-acetyloxazolidine-2-thiones is reported. (©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在乳醇乙酸酯的 C-糖基化中使用非手性 N-乙酰恶唑烷-2-硫酮使我们能够以高非对映选择性制备预期的反式 2,5-二取代四氢呋喃。报道了一项基于 N-乙酰恶唑烷-2-硫酮的空间位阻作用的研究。(©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the C(1)−C(9) Fragment of Amphidinolides C, C2, and F
    作者:Laurent Ferrié、Bruno Figadère
    DOI:10.1021/ol1021228
    日期:2010.11.5
    The synthesis of the C(1)−C(9) fragment of amphidinolides C, C2, and F was achieved by using a vinyloguous Mukaiyama aldol reaction on a chiral aldehyde with a silyloxyfuran and by using a C-glycosylation of a lactol derivative with an acetyl oxazolidinethione. From the available chiral acetonide−glyceraldehyde, all the stereogenic centers were perfectly induced along the synthesis. The C(1)−C(9) fragment
    通过使用手性醛与甲硅烷氧基呋喃进行乙烯基键合的Mukaiyama醛醇缩合反应,以及通过将内酯衍生物的C-糖基化与乙酰基恶唑烷硫酮。从现有的手性乙醛-甘油醛中,所有立体异构中心均在合成过程中被完美诱导。C(1)-C(9)片段以10个步骤在C(9)合成为乙烯基锡烷,收率为1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麻黄恶碱 顺-八氢-2H-苯并咪唑-2-酮 顺-1-(4-氟苯基)-4-[1-(4-氟苯基)-4-羰基-1,3,8-三氮杂螺[4.5]癸-8-基]环己甲腈 非达司他 降冰片烯缩醛3-((1S,2S,4S)-双环[2.2.1]庚-5-烯-2-羰基)恶唑烷-2-酮 阿齐利特 阿那昔酮 阿洛双酮 阿帕鲁胺 阿帕他胺杂质2 铟烷-2-YL-甲基胺盐酸 钠2-{[4,5-二羟基-3-(羟基甲基)-2-氧代-1-咪唑烷基]甲氧基}乙烷磺酸酯 重氮烷基脲 詹氏催化剂 解草恶唑 解草噁唑 表告依春 螺莫司汀 螺立林 螺海因氮丙啶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8,5'-咪唑烷]-2',4'-二酮 苯甲酸,4-氟-,2-[5,7-二(三氟甲基)-1,8-二氮杂萘-2-基]-2-甲基酰肼 苯氰二硫酸,1-氰基-1-甲基-4-氧代-4-(2-硫代-3-噻唑烷基)丁酯 苯妥英钠杂质8 苯妥英-D10 苯妥英 苯基硫代海因半胱氨酸钠盐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谷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蛋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苯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色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脯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异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天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D-苏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NΕ-苯基硫代氨基甲酰)-赖氨酸 苯基乙内酰脲-甘氨酸 苏氨酸-1-(苯基硫基)-2,4-咪唑烷二酮(1:1) 色氨酸标准品002 膦酸,(2-羰基-1-咪唑烷基)-,二(1-甲基乙基)酯 脱氢-1,3-二甲基尿囊素 聚(d(A-T)铯) 羟甲基-5,5-二甲基咪唑烷-2,4-二酮 羟基香豆素 美芬妥英 美芬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