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蒽-9-基-2-羟基苯甲醛 | 210096-14-3

中文名称
3-蒽-9-基-2-羟基苯甲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hydroxy-3-(9-anthr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3-(9-anthracenyl)-2-hydroxybenzaldehyde;3-(anthracen-9-yl)-2-hydroxybenzaldehyde;3-anthracen-9-yl-2-hydroxybenzaldehyde
3-蒽-9-基-2-羟基苯甲醛化学式
CAS
210096-14-3
化学式
C21H14O2
mdl
——
分子量
298.341
InChiKey
LZEPMGRLZDHXC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53.7±33.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SDS

SDS:8c3d8f80416b8b0239423429ffc31a8e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蒽-9-基-2-羟基苯甲醛甲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N-amino 3-(9-anthracenyl)-2-hydroxybenzaldi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高通量筛选辅助乙烯齐聚聚合新催化剂的发现与优化
    摘要:
    205 个成员席夫碱水杨醛亚胺配体文库的高通量筛选 (HTS),源自带有大量邻位取代基的水杨醛,即 9-蒽基、1,4,5,8-四甲基蒽基或三烯基,与 (p- tolyl)CrCl2(thf)3,确定了两类新的高活性铬基体系,分别用于乙烯的低聚和聚合。聚合体系包含带有小的伯或仲烷基亚胺取代基的二齿邻位取代的蒽基席夫碱。低聚催化剂基于具有吡啶基甲基或喹啉基取代基的三齿邻三烯基取代的席夫碱。验证测试证实聚合催化剂体系的聚合生产率高达 3000 gx mmol(-1)h(-1)bar(-1),而低聚催化剂的生产率高达 10 000 gx mmol(-1)h(-1) ) 条 (-1)。关键催化剂前体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表征。
    DOI:
    10.1021/ja05181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含蒽基侧臂的新型铀酰-沙洛芬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化学行为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两种铀酰 - 沙罗酚受体的合成和物理化学研究,它们带有一个或两个附加到沙罗酚骨架的蒽基部分。尽管存在蒽基荧光团,但未检测到荧光发射。光物理数据和循环伏安实验表明,从蒽局部的第一单线激发态到金属中心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是强烈的,因此表明这是这些配合物的主要荧光猝灭机制。研究的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光反应性,根据特定的复合物和实验条件产生蒽光氧化或光二聚产物。
    DOI:
    10.1080/10610278.2012.7520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类旋转受限高耐热中性镍催化剂、制备方法 和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145429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本发明提供一类旋转受限高耐热中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合成领域。该催化剂的结构通式如(I)所示,该催化剂将通式为(a)的水杨醛骨架与通式为(b)的苯胺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催化剂反应,得到结构式为(c)的配体;将结构式为(c)的配体和(tmeda)NiMe2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吡啶反应,得到一类旋转受限高耐热中性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一类旋转受限高耐热中性催化剂在催化聚乙烯聚合中的应用。本发明催化剂首次实现在90℃高温下高活性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乙烯。同时,在30℃常温条件下聚乙烯的分子量提高到Mw达505.1万,且支化度极低。
  • 一类夹心型大位阻胺、中性镍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2898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本发明提供一类夹心型大位阻胺、中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属于催化剂制备方法领域。该一类夹心型大位阻胺结构式如式(I)所示,中性催化剂结构式如式(Ⅱ)所示,该催化剂是将通式为式(I)的夹心型大位阻胺、通式为(c)的水杨醛骨架和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通式为(d)的配体;将通式为(d)的配体、(tmeda)NiMe2和吡啶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性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本发明催化剂首次实现在130℃高温下高活性得到高分子量Mw达12.7万的聚乙烯。本发明获得的支化高分子量聚乙烯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科潜在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民用、医疗等诸多领域。
  • Efficient Suppression of Chain Transfer and Branching via <i>C</i> <sub>s</sub> ‐Type Shielding in a Neutral Nickel(II) Catalyst
    作者:Chaoqun Wang、Xiaohui Kang、Shengyu Dai、Fengchao Cui、Yunqi Li、Hongliang Mu、Stefan Mecking、Zhongbao Jian
    DOI:10.1002/anie.202013069
    日期:2021.2.19
    suppresses chain transfer and branch formation to such an extent that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s (5×106 g mol−1) are accessible, with a strictly linear microstructure (<0.1 branches/1000C). Key features of this highly active (4.3×105 turnovers h−1) catalyst are an exceptionally facile preparation, thermal robustness (up to 90 °C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bility for living polymerization
    二苯并环庚基可有效屏蔽中性 Ni II活性位点的两个顶端位置,这两个基团均通过C s型排列中的相同供体N芳基连接。关键的苯胺结构单元可以通过市售的二苯并环庚醇一步获得。这种屏蔽方法抑制链转移和支链形成,使得可以在严格线性微观结构(<0 id=30>5 转换 h -1 )催化剂下获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 6 g mol -1 )。其制备方法极其简便,具有耐热性(聚合温度高达 90 °C)、活性聚合能力以及与作为极性反应介质的 THF 的兼容性。
  • Novel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40087436A1
    公开(公告)日:2004-05-06
    Novel complexes having the formula (I) are disclosed, wherein M is a Group 6 metal and T is its oxidation state; X represents an atom or group covalenty or ionically bonded to M; b is the valency of the atom or group X; L is a group datively bound to M, and n is from 0 to 4; Z is oxygen or sulphur; A 1 to A 3 are each independently N or P or CR, with the provisio that at least one is CR; R 1 is a polycyclic hydrocarbyl group; Q is CR 5 , PR 5 R 5 or N; each R and R 5 to R 7 are all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hydrogen, halogen, hydrocarbyl, substituted hydrocarbyl, heterohydrocarbyl or SiR′ 3 where each R′ is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hydrogen, halogen, hydrocarbyl, substituted hydrocarbyl, heterohydrocarbyl, substituted heterohydrocarbyl, and any two or more of each R and R 5 to R 7 may be linked to form cyclic substituents. These complexes have utility as catalysts for the polymerisation of 1-olefins. 1
    本发明揭示了具有式(I)的新型配合物,其中M是第6族属,T是其氧化态;X表示与M共价键或离子键结合的原子或基团;b是原子或基团X的价;L是与M成为双电子键的基团,n为0至4;Z为氧或;A1至A3各自独立地为N或P或CR,但至少有一个为CR;R1是多环烃基团;Q为CR5,PR5R5或N;每个R和R5至R7都是独立选择的氢、卤素、烃基、取代烃基、杂烃基或SiR′3,其中每个R′独立地选择为氢、卤素、烃基、取代烃基、杂烃基、取代杂烃基,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和R5至R7可以连接形成环状取代基团。这些配合物在1-烯烃聚合催化剂方面具有实用性。
  • Tailored Strength Neighboring Group Interactions Switch Polymerization to Dimerization Catalysis
    作者:Eva Schiebel、Stefano Santacroce、Laura Falivene、Inigo Göttker-Schnetmann、Lucia Caporaso、Stefan Mecking
    DOI:10.1021/acscatal.9b00129
    日期:2019.5.3
    of the relevant cis agostic complex from which BHE occurs by displacement of ethylene from the cis-alkyl olefin complex is promoted by an Ni···O interaction. This low energy pathway renders chain transfer competitive with insertion chain growth. The resulting Ni···O intermediate is rather stable and similar in energy to key species of catalysis (ß-agostic and alkyl olefin complexes) but barely not yet
    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阐明了Ni···O相邻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将催化性能急剧地转化为乙烯。发现在N-苯基的2,6-位带有芳氧基的一系列杨基二基络合物可将乙烯二聚和低聚为丁烯和支链低聚物(C 4,C 6,C 8,C 10,...)在压力反应器实验中,相应的具有芳基亚甲基的参比催化剂可制得M n为100.000 g mol –1的线性聚乙烯。两种类型的催化剂消耗的乙烯都有相似的高活性(10 5周转h –1),对于芳氧基取代而言,β-氢化物的消除速率(BHE)大大提高。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表明,Ni···O相互作用促进了乙烯从顺式-烷基烯烃复合物中置换而形成BHE的相关顺式复合物的形成。这种低能量途径使链转移与插入链增长具有竞争性。生成的Ni···O中间体非常稳定,并且能量与关键的催化物种(β-声和烷基烯烃络合物)相似,但几乎还没有阻碍催化的高能沉。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3R)-4-(蒽-9-基)-3-(叔丁基)-2-甲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金不换萘酚 金不换素 蒽,9,10-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 萘并[2,3-c]呋喃-1,3-二酮,6-甲氧基-4-(4-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7-羟基-4-(3-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4-(2-氟苯基)-7-(苯基甲氧基)- 萘,1-氯-2-乙基-3-甲基-4-苯基- 苯氧基-9苯基-10蒽 苯基-(10-苯基蒽-9-基)甲酮 红荧烯 甲基7-苯基二苯并(A,J)蒽-14-羧酸酯 甲基10-苯基-9-蒽羧酸酯 爵床脂素 B 爵床脂素 A 木酚素J1(P) 昔土米霉素 新爵床素 B 拒食胺 大麻酰胺 地蒽酚10,10'-二聚体 四去氢鬼臼毒素 叶下珠醇抑制剂A 双(4-(蒽-9-基)苯基)甲酮 二甲基4-(3,4-二甲氧苯基)-1-羟基-5,6,7-三甲氧基萘-2,3-二甲酸基酯 二叶草素 乙酸-(2-甲基-3,4-二苯基-[1]萘基酯) [4-(3,10-二羟基蒽-9-基)苯基]乙酸乙酸酯 [4-(10-羟基蒽-9-基)苯基]乙酸乙酸酯 [2-甲氧基-10-(4-甲氧基苯基)蒽-9-基]乙酸酯 [10-羟基-5-(10-羟基-7,9-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1H-苯并[g]异苯并吡喃-5-基)-7,9-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1H-苯并[g]异苯并吡喃-4-基]乙酸酯 [10-(9,9-二甲基芴-2-基)蒽-9-基]硼酸 [10-(4-叔丁基苯基)蒽-9-基]硼酸 [(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亚甲基]-琥珀酸 B-[10-(4-苯基-1-萘基)-9-蒽基]硼酸 B-(9,10-二苯基-2-蒽)硼酸 9.10-二(3',5'-二羧基苯基)蒽 9-萘-1-基-10-(4-苯基苯基)蒽 9-苯基蒽 9-苯基-10-苯乙炔基菲 9-苯基-10-硝基蒽 9-苯基-10-(苯基乙炔基)蒽 9-苯基-10-(4-三苯胺)蒽 9-苯基-1,2,3,4-四氢蒽 9-苄基-10-苯基蒽 9-羟基-10-甲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8H-[2]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9-碘-10-(10-碘蒽-9-基)蒽 9-甲氧基甲基-10-苯基蒽 9-甲氧基-10-苯基蒽 9-甲基-10-苯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