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2-(1-amino-2,2,2-trichloroethylidene)malonate | 22071-1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2-(1-amino-2,2,2-trichloroethylidene)malonate
英文别名
(1-amino-2,2,2-trichloro-ethylidene)-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1-Amino-2,2,2-trichlor-aethyliden)-malonsaeure-diaethylester;1-Trichlormethyl-2,2-dicarbaethoxy-vinylamin;diethyl 2-(1-amino-2,2,2-trichloroethylidene)propanedioate
diethyl 2-(1-amino-2,2,2-trichloroethylidene)malonate化学式
CAS
22071-11-0
化学式
C9H12Cl3NO4
mdl
——
分子量
304.558
InChiKey
OFQYNRPMURUII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5 °C
  • 沸点:
    331.4±42.0 °C(Predicted)
  • 密度:
    1.415±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78.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SDS

SDS:8694c3427f0794f832dd13603b101d65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ethyl 2-(1-amino-2,2,2-trichloroethylidene)malon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氯苯 为溶剂, 生成 2.2-Diethoxycarbonyl-N-benzoylketenaminal
    参考文献:
    名称:
    Bodnarchuk,N.D.; Yatsishin,A.A.,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77, vol. 13, p. 877 - 88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溴代丙二酸二乙酯三氯乙腈indium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2%的产率得到diethyl 2-(1-amino-2,2,2-trichloroethylidene)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溴丙二酸酯与腈和异氰酸酯的铟介导 Blaise 型反应
    摘要:
    描述了溴丙二酸酯与腈和异氰酸酯的铟介导的 Blaise 型反应。溶剂的选择是反应成功的关键;事实证明,对二氯甲烷的依赖是无法理解的。与腈的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产生相应的 β-烯氨基二酯。与异氰酸酯的转化以良好到极好的产率生成氨基甲酰基丙二酸酯。两种反应都耐受有关电子性质的各种官能团。此外,由异氰酸异氰酸甲酯或异氰酸二异丙基苯酯引起的起始材料中的空间位阻也能很好地耐受。此外,还描述了一个连续的三组分一锅反应序列,用于形成 2,4-di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ates,使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成为可能。
    DOI:
    10.1055/s-0035-15619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odnarchuk,N.D.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68, vol. 4, p. 1645 - 1650
    作者:Bodnarchuk,N.D. et al.
    DOI:——
    日期:——
  • Bodnarchuk,N.D.; Gavrilenko,B.B.,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69, vol. 39, p. 1923 - 1928
    作者:Bodnarchuk,N.D.、Gavrilenko,B.B.
    DOI:——
    日期:——
  • Cramer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58, vol. 91, p. 1049,1053
    作者:Cramer et al.
    DOI:——
    日期:——
  • Bodnarchuk,N.D.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72, vol. 8, # 12, p. 2542 - 2544
    作者:Bodnarchuk,N.D. et al.
    DOI:——
    日期:——
  • Bodnarchuk,N.D.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74, vol. 10, p. 740 - 744
    作者:Bodnarchuk,N.D.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