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oxybutylacetate)benzaldehyde | 819051-5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oxybutylacetate)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4-(4-Formylphenoxy)butyl acetate
4-(4-oxybutylacetate)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819051-59-7
化学式
C13H16O4
mdl
——
分子量
236.268
InChiKey
QFRMMULZKDGVC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SDS

SDS:c59d3946a873c4cac0856ee23db8cc22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oxybutylacetate)benzaldehyde溶剂黄146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丁酮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基于噻吩的间隔基介晶中,单分子层到指状部分双层近晶C跃迁:X射线衍射和(13)C核磁共振研究。
    摘要:
    研究了以噻吩为中心并通过柔性间隔基连接到刚性侧臂核心单元和末端烷氧基链的分子的中间相组织。已经研究了通过改变间隔子的跨度以及末端链的长度实现的三十个同源物。除了观察到的所有介晶的对映向列相外,间隔基的增加以及末端链的长度也导致了近晶C相。通过依赖温度的X射线衍射测量研究的近晶相分子结构揭示了一种有趣的行为,该行为取决于间隔基的长度相对于末端链的长度。因此,对于间隔物长度较短的分子,观察到了相互交叉的部分双层结构倾斜,而对于间隔长度较长的那些,则观察到倾斜的单层排列。对代表性介晶进行的高分辨率固态(13)C NMR研究表明,所有分子均为U形,表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动力学而非分子形状是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已经考虑了中间相组织的模型,并且根据介晶的不相容部分的分离以及导致观察到的层状有序的空间挫败感来理解结果。表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动力学而不是分子形状是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已经考虑了中间
    DOI:
    10.1021/acs.langmuir.5b0232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基于噻吩的间隔基介晶中,单分子层到指状部分双层近晶C跃迁:X射线衍射和(13)C核磁共振研究。
    摘要:
    研究了以噻吩为中心并通过柔性间隔基连接到刚性侧臂核心单元和末端烷氧基链的分子的中间相组织。已经研究了通过改变间隔子的跨度以及末端链的长度实现的三十个同源物。除了观察到的所有介晶的对映向列相外,间隔基的增加以及末端链的长度也导致了近晶C相。通过依赖温度的X射线衍射测量研究的近晶相分子结构揭示了一种有趣的行为,该行为取决于间隔基的长度相对于末端链的长度。因此,对于间隔物长度较短的分子,观察到了相互交叉的部分双层结构倾斜,而对于间隔长度较长的那些,则观察到倾斜的单层排列。对代表性介晶进行的高分辨率固态(13)C NMR研究表明,所有分子均为U形,表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动力学而非分子形状是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已经考虑了中间相组织的模型,并且根据介晶的不相容部分的分离以及导致观察到的层状有序的空间挫败感来理解结果。表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动力学而不是分子形状是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已经考虑了中间
    DOI:
    10.1021/acs.langmuir.5b023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イミダゾール化合物
    申请人:DIC株式会社
    公开号:JP20210011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7
    【課題】本発明は、樹脂合成時の原料への溶解性と、樹脂中における二量化−開裂反応の反応性が良好なイミダゾール化合物を提供することを課題とする。【解決手段】本発明のイミダゾール化合物は、式(1)で表される。[式(1)中、Ar1は、炭素原子数6〜20の芳香族炭化水素基を表す。Ar2は、炭素原子数6〜20の芳香族炭化水素基を表す。Ar3は、炭素原子数6〜20の2価の芳香族炭化水素基を表す。L1は、−O−、−COO−又は−OCO−を表す。L2は、単結合又は−O−を表す。R1は、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基又は置換基を有していてもよい炭素原子数1〜50の2価の炭化水素基を表し、該炭化水素基に含まれる−CH2−は、−O−及び/又は−CO−に置き換わっていてもよい。Ra1は、反応性基を表す。]【選択図】なし
    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imidazole compounds with good solubility in resin synthesis raw materials and reactivity in the biquinolysis-cleavage reaction in the resin. The imidazole compoun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In formula (1), Ar1 represents an aromatic hydrocarbon group with 6-20 carbon atoms. Ar2 represents an aromatic hydrocarbon group with 6-20 carbon atoms. Ar3 represents a divalent aromatic hydrocarbon group with 6-20 carbon atoms. L1 represents -O-, -COO-, or -OCO-. L2 represents a single bond or -O-. R1 represents a divalent hydrocarbon group with 1-50 carbon atoms, which may have a polyoxyalkylene group or a substituent, and the -CH2- in the hydrocarbon group may be replaced by -O- and/or -CO-. Ra1 represents a reactive group.]【No selection figure】
  • [EN] ORALLY BIOAVAILABLE LOW MOLECULAR WEIGHT METALLOPORPHYRINS AS ANTIOXIDANTS<br/>[FR] METALLOPORPHYRINES DE FAIBLE POIDS MOLECULAIRE BIODISPONIBLES PAR VOIE ORALE
    申请人:EUKARION INC
    公开号:WO2005000854A3
    公开(公告)日:2005-05-12
  • NAKABAYASI, NORIO;URABEH, NOBUXARU;SIMAKAVA, YASUO;SUEHNAGA, XITOSI
    作者:NAKABAYASI, NORIO、URABEH, NOBUXARU、SIMAKAVA, YASUO、SUEHNAGA, XITOSI
    DOI:——
    日期:——
  • US7649091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649091B2
    公开(公告)日:2010-01-19
  • Monolayer to Interdigitated Partial Bilayer Smectic C Transition in Thiophene-Based Spacer Mesogens: X-ray Diffraction and <sup>13</sup>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作者:M. Kesava Reddy、E. Varathan、Nitin P. Lobo、Arun Roy、T. Narasimhaswamy、K. V. Ramanathan
    DOI:10.1021/acs.langmuir.5b02327
    日期:2015.10.6
    organization was observed for molecules with a shorter spacer length, while a tilted monolayer arrangement was observed for those with a longer spacer length. High-resolution solid state (13)C NMR studies carried out for representative mesogens indicated a U-shape for all the molecules, indicating that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rather than molecular shap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研究了以噻吩为中心并通过柔性间隔基连接到刚性侧臂核心单元和末端烷氧基链的分子的中间相组织。已经研究了通过改变间隔子的跨度以及末端链的长度实现的三十个同源物。除了观察到的所有介晶的对映向列相外,间隔基的增加以及末端链的长度也导致了近晶C相。通过依赖温度的X射线衍射测量研究的近晶相分子结构揭示了一种有趣的行为,该行为取决于间隔基的长度相对于末端链的长度。因此,对于间隔物长度较短的分子,观察到了相互交叉的部分双层结构倾斜,而对于间隔长度较长的那些,则观察到倾斜的单层排列。对代表性介晶进行的高分辨率固态(13)C NMR研究表明,所有分子均为U形,表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动力学而非分子形状是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已经考虑了中间相组织的模型,并且根据介晶的不相容部分的分离以及导致观察到的层状有序的空间挫败感来理解结果。表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动力学而不是分子形状是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已经考虑了中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