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乙酰氯-2-13C | 14770-40-2

中文名称
乙酰氯-2-13C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3C)acet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2-(13)C>acetyl chloride;acetyl-2-13C chloride;acetyl chloride
乙酰氯-2-13C化学式
CAS
14770-40-2
化学式
C2H3ClO
mdl
——
分子量
79.4872
InChiKey
WETWJCDKMRHUPV-OUBTZVS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2 °C (lit.)
  • 沸点:
    52 °C (lit.)
  • 密度:
    1.118 g/mL at 25 °C
  • 闪点:
    40 °F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F,C
  • 安全说明:
    S16,S26,S36/37/39,S43,S45
  • 危险类别码:
    R14,R34,R11
  • WGK Germany:
    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717 3/PG 2

SDS

SDS:eecc26e0fe91512dbbec011ddc6a042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乙酰氯-2-13C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2)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30 + P331 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遇水剧烈反应。
催泪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3CCH3ClO
分子式
: 79.4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Acetyl -2-13C chlori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4770-40-2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干粉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不要用水冲洗。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贮存期间严禁与水接触。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12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52 °C - lit.
g) 闪点
4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118 g/mL 在 25 °C1.118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遇水剧烈反应。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暴露在潮湿中。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717 国际海运危规: 1717 国际空运危规: 171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ACETYL CHLORIDE
国际海运危规: ACETYL CHLORIDE
国际空运危规: Acetyl chlor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8) 国际海运危规: 3 (8) 国际空运危规: 3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3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酰氯-2-13C对乙氧基苯胺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100%的产率得到([2-13C]acetyl)phenacetin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ies on 13C-Phenacetin Metabolism. II. A Combination of Breath Test and Urine Test of in vivo Metabolites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
    摘要:
    我们根据红外光谱检测呼出空气中的 13CO2 来确定苯乙双胍中 13C 标记的最佳位置,以便用于呼气测试诊断肝病。([1-13C]Ethoxy)phenacetin 的结果最好。该化合物还被用于使用 13C-NMR 光谱法进行尿检。在尿液测试中,健康受试者尿液中苯乙哌啶的信号高于其代谢物苯乙哌啶的信号,而肝病患者尿液中苯乙哌啶的信号则与之相反。呼气和尿液测试的结合可能是诊断肝病的一种有价值的新工具。
    DOI:
    10.1248/cpb.44.1258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酸-2-13C氯化亚砜 作用下, 反应 3.0h, 生成 乙酰氯-2-13C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莨菪亭及其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莨菪亭‑2‑13C及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同位素标记的乙酰氯‑2‑13C为原料,经与2,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反应生成2‑醛基‑4‑甲氧基‑5‑羟基乙酸苯酯,再于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Perkin反应生成莨菪亭‑2‑13C。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产物收率高,达26%以上,能够有效地合成同位素标记的香豆素衍生物,为同位素标记的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在有机合成方法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其独特的研究意义。
    公开号:
    CN105884733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ow-temperature photooxygenation of coelenterate luciferin analog synthesis and proof of 1,2-dioxetanone as luminescence intermediate
    作者:Ken Usami、Minoru Isobe
    DOI:10.1016/0040-4020(96)00699-0
    日期:1996.9
    13C-enriched coelenterate luciferin analogs were photooxygenated at −78°C to form two peroxidic products as luminescent intermediates. Structures of these unstable intermediates were deduced by means of 13C NMR spectra at low temperatures using substrates enriched at three sites by 13C. Photooxygenation in a mixture of CF3CD2OD and CD3OD as highly protic solvents afforded the dioxetanone and 2-hydroperoxide. These
    在2-位具有叔丁基的腔肠荧光素类似物适合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化学发光研究。在低温(-78°C)下对类似物进行光氧化可得到发光中间体,该发光中间体通过用PPh 3还原而被证明是过氧化物,从而导致发光能力下降。为了通过13 C NMR阐明这些积累的发光中间体的结构,在3,7-二氢咪唑并[1,2-a]吡嗪-3-酮的2、3和5位合成了三个13 C富集的类似物。骨架具有99%的富集和位点特异性。这13个将富C的腔肠荧光素类似物在-78°C进行光氧化,以形成两种过氧化物产物,作为发光中间体。这些不稳定的中间体的结构用的手段推断13 C NMR光谱在使用在三个位点被富集的底物低的温度13 ℃。在光氧化CF的混合物3 CD 2 OD和CD 3 OD为高度的质子溶剂,得到dioxetanone和2 -氢过氧化物。在含有酸或碱的二甘醇二甲醚(DGM)中稀释到10 -5 M后,这两种过氧化物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在400
  • High resolution NMR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the metabolism and futile deacetylation of 4-hydroxyacetanilide (paracetamol) in the rat
    作者:Andrew W. Nicholls、Stephen Caddick、Ian D. Wilson、R.Duncan Farrant、John.C. Lindon、Jeremy K. Nicholson
    DOI:10.1016/0006-2952(95)98513-9
    日期:1995.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 of futile deacetylation observed for the deuterated and 13C-labelled drug. Overall these data indicate a high level of deacetylation followed by reacetylation (i.e. futile deacetylation) prior to excretion of paracetamol via the nephrotoxic intermediate 4-aminophenol. The level of deacetylation is much higher than has previously been thought which
    合成扑热息痛(4-羟基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酚),乙酰基标记为C2H3(对乙酰氨基酚-C2H3),以25 mg / kg(N = 5)和40 mg / kg(N = 3)体重腹腔给药。还合成了乙酰基中具有13CH3的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13CH3),并以40 mg / kg的剂量腹腔注射给大鼠(N = 3)。使用在给药后0-8、8-24、24-32和32-48小时收集的尿液的600MHz 1H和92.1MHz 2H NMR光谱法在大鼠中追踪2H标记的化合物的代谢和排泄。还使用给药后0-8、8-24和24-48小时收集的尿液的600MHz 1H NMR光谱法监测对乙酰氨基酚-13CH3的代谢。对于扑热息痛-C2H3,通过尿液回收的硫酸盐,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代谢物的总回收量为25 mg / kg剂量的61.2 +/- 14.1%和61.4 +/- 8。40 mg / kg剂量的8%
  • REAGENTS FOR QUANTITATIVE MASS SPECTROMETRY
    申请人: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公开号:US20180209985A1
    公开(公告)日:2018-07-26
    In some embodiments, a mass spectrometry tag may comprise a linker region, a mass balance region, and a reporter region. The mass spectrometry tag may be configured to fragment in a mass spectrometer via an energy dependent process to produce multiple reporter molecules. For example, the reporter region of the tag may be configured to produce at least two reporter molecules via fragmentation. In some embodiments, one or more regions of the tag may comprise at least one heavy isotope. In some such embodiments, the ability to fragment into multiple reporter molecules as well as the placement and/or number of heavy isotope(s) allows the mass spectrometry tag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similar mass spectrometry tags. In some such embodiments,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ags having the same or substantially similar total mass to charge ratio and reporter region mass may allow the system to have a greater multiplexing capacity than conventional systems.
    在某些实施例中,质谱标签可能包括一个连接区、一个质量平衡区和一个报告区。质谱标签可能被配置为在质谱仪中通过一个能量依赖的过程进行碎裂,以产生多个报告分子。例如,标签的报告区可能被配置为通过碎裂产生至少两个报告分子。在某些实施例中,标签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可能包含至少一个重同位素。在某些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碎裂成多个报告分子以及重同位素的位置和/或数量允许将质谱标签与其他类似的质谱标签区分开来。在某些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区分具有相同或基本相似总质荷比和报告区质量的标签,可能使系统具有比传统系统更大的多重复用能力。
  • Acid Chlorides as Formal Carbon Dianion Linchpin Reagents in the Aluminum Chloride-Mediated Dieckmann Cyclization of Dicarboxylic Acids
    作者:Ahlam M. Armaly、Sukanta Bar、Corinna S. Schindler
    DOI:10.1021/acs.orglett.7b01623
    日期:2017.8.4
    chlorides as formal dianion linchpin reagents that enable access to cyclic 2-alkyl- and 2-acyl-1,3-alkanediones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is described herein.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relying on 13C-labeling studies confirm the role of acid chlorides as carbon dianion linchpin reagents and have led to a revised reaction mechanism for the aluminum(III)-mediated Dieckmann cyclization of dicarboxylic acids
    本文描述了酰氯作为正式的二价阴离子关键试剂的开发,该试剂能够从二元羧酸获得环状的2-烷基-和2-酰基-1,3-烷二酮。依靠13 C标记研究的机理实验证实了酰氯作为碳二价阴离子键试剂的作用,并导致了铝(III)介导的Dieckmann与酰氯的二羧酸环化Dieckmann环化反应的修正反应机理。
  • Syntheses of C-13 and C-14-labeled versions of the investigational proteasome inhibitor MLN9708
    作者:Mihaela Plesescu、Eric L. Elliott、Yuexian Li、Shimoga R. Prakash
    DOI:10.1002/jlcr.3079
    日期:2013.7
    inhibitor that is under development by Millennium in clinical studies in both hematologic and non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he stable isotope-labeled MLN9708 was required for bio-analytical studies. [(13) C9 ]-MLN9708 (11) was synthesized in seven steps from the uniformly labeled [(13) C6 ]-1,4-dichlorobenzene (3) and [1-(13) C]-acetyl chloride.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two chlorine atoms and a boron atom
    MLN9708(ixazomib citrate)是一种研究性、口服生物可利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illennium 正在开发用于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生物分析研究需要稳定同位素标记的 MLN9708。[(13) C9 ]-MLN9708 (11) 由均匀标记的 [(13) C6 ]-1,4-二氯苯 (3) 和 [1-(13) C]-乙酰氯分七个步骤合成。由于存在两个氯原子和一个硼原子,化合物 6 进一步与 [(13) C2 ]-甘氨酸反应以提供在质谱分析期间与母体化合物良好分离的内标。制备放射性标记版本以支持实验动物的代谢物分析和全身放射自显影研究。[(14) C]-MLN9708 (19) 由市售的 [(14) C]-碳酸钡分六步合成。关键中间体 [羧基-(14) C]-2,5-二氯苯甲酸 (14) 是通过 1-溴-2,5-二氯苯 (12) 的选择性锂化,然后用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