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二溴-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 7251-49-2

中文名称
2,6-二溴-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6-dibromo-3,4,5-trimethoxybenzoate
英文别名
2,6-dibromo-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2,6-Dibrom-3,4,5-trimethoxy-benzoesaeure-methylester
2,6-二溴-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化学式
CAS
7251-49-2
化学式
C11H12Br2O5
mdl
——
分子量
384.021
InChiKey
BLBCPOGHSCHYI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SDS

SDS:41637b956d6305ca4c3c572241fce84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6-二溴-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正丁基锂乙醚 作用下, 生成 3-bromo-4,5,6-trimethoxy-phthalic acid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Friedrich; Mirbach, Chemische Berichte, 1959, vol. 92, p. 2751,275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99%的产率得到2,6-二溴-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노빌레틴의 제조방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诺贝来汀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特定试剂可以高效地制备诺贝来汀。
    公开号:
    KR2021010036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methoxybromobenzenes<sup>1</sup>
    作者:E. C. Horning、John A. Parker
    DOI:10.1021/ja01128a510
    日期:1952.4
  • Friedrich; Mirbach, Chemische Berichte, 1959, vol. 92, p. 2574,2575, 2577
    作者:Friedrich、Mirbach
    DOI:——
    日期:——
  • 노빌레틴의 제조방법
    申请人:PHARMACOREX CO., LTD. 주식회사 파마코렉스(120190085644) Corp. No ▼ 160111-0505565BRN ▼671-86-01294
    公开号:KR202101003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본 발명은 노빌레틴의 제조방법을 제공하는 것으로, 본 발명의 노빌레틴의 제조방법은 특정한 시약을 사용함으로써 매우 효율적으로 노빌레틴을 제조할 수 있다.
    本发明提供了诺贝来汀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特定试剂可以高效地制备诺贝来汀。
  • Friedrich; Mirbach, Chemische Berichte, 1959, vol. 92, p. 2751,2754
    作者:Friedrich、Mirbac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