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fluoro-N-cyclopentylbenz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N-cyclopent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N-cyclopentyl-2-fluorobenzamide
2-fluoro-N-cyclopent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4FNO
mdl
MFCD00751457
分子量
207.248
InChiKey
XXTDTLJVPPESD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6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fluoro-N-cyclopentylbenzamide2-丙炔-1-醇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4%的产率得到4-cyclopentyl-3-methyl-1,4-benzoxazepin-5(4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溶剂转换的 1,4-苯并恶嗪-5(4H)-酮和 1,3-苯并恶嗪-4(4H)-酮的碱基促进化学发散形成
    摘要:
    KOH 促进的邻氟苯甲酰胺与 2-propyn-1-ol 的化学发散苯环化可以以良好的收率提供 1,4-benzoxazin-5(4H)-ones 或 1,3-benzoxazin-4(4H)-ones高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剂的使用。在使用 DMSO 的情况下,分子间苯并环化产生 1,4-benzoxazep​​in-5(4H)-ones 的七元苯并稠合杂环,而在 MeCN 中,1,3-benzoxazin 的六元苯并稠合杂环形成了-4(4H)-一个。KOH 促进的苯环化反应最有可能是通过邻氟苯甲酰胺与 2-丙炔-1-醇的 C-F 亲核取代得到邻-[(2-丙炔基)氧基]苯甲酰胺中间体,该中间体在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七元或六元苯并稠合杂环。
    DOI:
    10.3390/molecules24203773
  • 作为产物:
    描述:
    环戊胺邻氟苯甲酰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7%的产率得到2-fluoro-N-cyclopent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溶剂转换的 1,4-苯并恶嗪-5(4H)-酮和 1,3-苯并恶嗪-4(4H)-酮的碱基促进化学发散形成
    摘要:
    KOH 促进的邻氟苯甲酰胺与 2-propyn-1-ol 的化学发散苯环化可以以良好的收率提供 1,4-benzoxazin-5(4H)-ones 或 1,3-benzoxazin-4(4H)-ones高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剂的使用。在使用 DMSO 的情况下,分子间苯并环化产生 1,4-benzoxazep​​in-5(4H)-ones 的七元苯并稠合杂环,而在 MeCN 中,1,3-benzoxazin 的六元苯并稠合杂环形成了-4(4H)-一个。KOH 促进的苯环化反应最有可能是通过邻氟苯甲酰胺与 2-丙炔-1-醇的 C-F 亲核取代得到邻-[(2-丙炔基)氧基]苯甲酰胺中间体,该中间体在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七元或六元苯并稠合杂环。
    DOI:
    10.3390/molecules242037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Oxidative [3+2] Annulation of Arenes and Azabicyclic Olefins through Twofold C−H Activation
    作者:Ruijie Mi、Guangfan Zheng、Zisong Qi、Xingwei Li
    DOI:10.1002/anie.201911086
    日期:2019.12.2
    mostly limited to ortho selectivity. Activation of both ortho and meta C-H bonds constitute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trategy for annulation, but has rarely been studied in enantioselective systems. Reported herein is rhodium(III)-catalyzed asymmetric [3+2] transannulation of arenes with 7-azabenzonorbornadienes. Two distinct classes of ar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substrates, and the coupling proceeded
    CH键的活化主要限于邻位选择性。邻位和间位CH键的激活都构成了特别重要的环空策略,但很少在对映选择性系统中进行研究。本文报道的是铑(III)催化的芳烃与7-氮杂苯并降冰片二烯的不对称[3 + 2]转环。已经鉴定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芳烃作为底物,并且通过顺序激活邻位和间位CH键,以高对映选择性和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进行偶联。
  • 苯并氧氮杂七元环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清华大学
    公开号:CN10982462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氧氮杂七元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式II所示邻氟苯甲酰胺化合物与式III所示丙炔醇化合物进行反应,即得到式I所示1,4‑苯并氧氮杂‑5(4H)‑酮衍生物;式I和式II中,R1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环烷基或H,R2为苯环上的单取代基,为H、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卤原子、硝基或氟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式I和式III中,R3为H或甲基,R4为H或甲基。本发明反应的副产物只有氟化钾,反应具有非常高的原子利用率。同时副产物氯化钾也可以通过分离得到,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Base-Promoted Chemodivergent Formation of 1,4-Benzoxazepin-5(4H)-ones and 1,3-Benzoxazin-4(4H)-ones Switched by Solvents
    作者:Qian Chen、Yunpeng Wang、Ruimao Hua
    DOI:10.3390/molecules24203773
    日期:——
    either 1,4-benzoxazepin-5(4H)-ones or 1,3-benzoxazin-4(4H)-ones in good yields with high selectivity, depending greatly upon the use of solvents. In the case of using DMSO, the intermolecular benzannulation produced seven-membered benzo-fused heterocycles of 1,4-benzoxazepin-5(4H)-ones, whereas in MeCN, the six-membered benzo-fused heterocycles of 1,3-benzoxazin-4(4H)-ones were formed. The KOH-promoted
    KOH 促进的邻氟苯甲酰胺与 2-propyn-1-ol 的化学发散苯环化可以以良好的收率提供 1,4-benzoxazin-5(4H)-ones 或 1,3-benzoxazin-4(4H)-ones高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剂的使用。在使用 DMSO 的情况下,分子间苯并环化产生 1,4-benzoxazep​​in-5(4H)-ones 的七元苯并稠合杂环,而在 MeCN 中,1,3-benzoxazin 的六元苯并稠合杂环形成了-4(4H)-一个。KOH 促进的苯环化反应最有可能是通过邻氟苯甲酰胺与 2-丙炔-1-醇的 C-F 亲核取代得到邻-[(2-丙炔基)氧基]苯甲酰胺中间体,该中间体在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七元或六元苯并稠合杂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