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5,6-dihydro-2H-pyran | 474524-6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5,6-dihydro-2H-pyran
英文别名
tert-butyl-[2-(3,6-dihydro-2H-pyran-6-yl)ethoxy]-dimethylsilane
2-[(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5,6-dihydro-2H-pyran化学式
CAS
474524-62-4
化学式
C13H26O2Si
mdl
——
分子量
242.434
InChiKey
XGOCKOAVNISZN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67.2±33.0 °C(Predicted)
  • 密度:
    0.89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4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5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迭代氧化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螺旋体B和D的C10-C22双螺缩醛结构域。
    摘要:
    [反应:见正文]据报道,合成了螺内酯B和D的新型双螺缩醛部分的合成方法。该策略取决于通过自由基氧化环化在C15和C18处连续形成螺中心,然后碱基诱导C19-20α-环氧化物重排以引入C19羟基。
    DOI:
    10.1021/ol026605c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贝类毒素螺环内酯家族中存在的1,6,8-三恶二螺[4.1.5.2] tetradec-11-ene环系统的合成及其转化为1,6,8-三恶二螺[4.1.5.2] -tetradec- 9-en-12-ol通过碱诱导的环氧化物重排。
    摘要:
    据报道,存在于贝类毒素螺旋藻B和D 2中的1,6,8-三恶二螺[4.1.5.2]十四烷基-11-烯12的合成。通过使用碘代苯二乙酸盐和碘对羟烷基二氢吡喃14和羟烷基螺缩醛13进行迭代自由基氧化环化反应来构建两个螺中心。该程序最初提供了双-螺缩醛12a:12b:12c:12d的1:1:1:1混合物,但是随后的酸催化平衡提供了12a:12b:12c的3:1:1的热力学混合物。主要的双螺缩醛12a使用二甲基二环氧乙烷经立体选择性环氧化成α-环氧化物33a。随后在戊烷中使用二乙氨基锂将碱引起的环氧化物33a重排,得到烯丙基醇34a,在四氢呋喃中用吡咯烷基氨基锂处理后,其转化为热力学上更优选的均丙醇11a。均丙醇11a具有C-12上的羟基,这是引入螺旋体B 1和D 2中此位置存在的叔醇基所需要的。
    DOI:
    10.1039/b41288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he 1,6,8-trioxadispiro[4.1.5.2]tetradec-11-ene ring system present in the spirolide family of shellfish toxins and its conversion into a 1,6,8-trioxadispiro[4.1.5.2]-tetradec-9-en-12-ol via base-induced rearrangement of an epoxide
    作者:Margaret A. Brimble、Daniel P. Furkert
    DOI:10.1039/b412883d
    日期:——
    mixture of 12a : 12b : 12c. The major bis-spiroacetal 12a underwent stereoselective epoxidation using dimethyldioxirane to alpha-epoxide 33a. Subsequent base induced rearrangement of this epoxide 33a using lithium diethylamide in pentane afforded allylic alcohol 34a, that was converted to the more thermodynamically favoured homoallylic alcohol 11a upon treatment with lithium pyrrolidinylamide in tetrahydrofuran
    据报道,存在于贝类毒素螺旋藻B和D 2中的1,6,8-三恶二螺[4.1.5.2]十四烷基-11-烯12的合成。通过使用碘代苯二乙酸盐和碘对羟烷基二氢吡喃14和羟烷基螺缩醛13进行迭代自由基氧化环化反应来构建两个螺中心。该程序最初提供了双-螺缩醛12a:12b:12c:12d的1:1:1:1混合物,但是随后的酸催化平衡提供了12a:12b:12c的3:1:1的热力学混合物。主要的双螺缩醛12a使用二甲基二环氧乙烷经立体选择性环氧化成α-环氧化物33a。随后在戊烷中使用二乙氨基锂将碱引起的环氧化物33a重排,得到烯丙基醇34a,在四氢呋喃中用吡咯烷基氨基锂处理后,其转化为热力学上更优选的均丙醇11a。均丙醇11a具有C-12上的羟基,这是引入螺旋体B 1和D 2中此位置存在的叔醇基所需要的。
  • Synthesis of the C10−C22 Bis-spiroacetal Domain of Spirolides B and D via Iterative Oxidative Radical Cyclization
    作者:Daniel P. Furkert、Margaret A. Brimble
    DOI:10.1021/ol026605c
    日期:2002.10.1
    [reaction: see text] A synthetic approach to the novel bis-spiroacetal moiety of spirolides B and D is reported. The strategy hinges upon successive formation of the spirocenters at C15 and C18 by radical oxidative cyclization, followed by base-induced rearrangement of a C19-20 alpha-epoxide to introduce the C19 hydroxyl group.
    [反应:见正文]据报道,合成了螺内酯B和D的新型双螺缩醛部分的合成方法。该策略取决于通过自由基氧化环化在C15和C18处连续形成螺中心,然后碱基诱导C19-20α-环氧化物重排以引入C19羟基。
查看更多